■编者按
2010年2月2日,在兰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兰州市市长袁占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为民兴办20件实事。这些实事包括廉租房、公厕、村卫生所建设、乡村公路、农村安全饮水等,件件关乎民生。那么到目前为止,这20件实事办理情况如何,取得了什么程度的进展?从今天开始,在市政府督查室的安排下,本报记者将对这些实事办理情况进行跟踪采访,向全市居民通报实事的落实办理情况。
10月13日上午,榆中县青城镇新民村,村民王兆麟大爷正在院子里整理收获的玉米棒。老伴要烧水做饭了,他提着水桶走到院中的水龙头前,打开水龙头帮着提水,说起自来水,王大爷高兴地连声夸好。同村的高树林老人还在家里安上了太阳能,自来水直接接到灶台上了。他对记者说:“我们现在的日子过得和城里人一样了,自从通上了自来水,我安上了太阳能既可以洗澡还能用热水做饭,厕所也改成水冲式的了。”
以前要吃水、用水就得到黄河里去挑
在没有通上自来水之前,住在黄河岸边的青城人却过着没有水吃的日子。以前吃水要到黄河里去挑,冬天一不小心就被滑到河水里,家里没有年轻人的吃水要花钱请人挑。挑来的河水基本上是黄泥汤,泥沙可以沉淀,但排到河里的工业废水却无法去除,家家喝着沥青味很重的臭水生活了几十年。由于排到河里的工业废水中含有汞、铅等重金属,严重危害着村民的身心健康,前些年周围几个村村民得怪病的现象比较多。
榆中县水务局副局长李小琪对记者说,在没有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之前,榆中县大部分乡镇农民喝的都是污染水、苦咸水、高氟水,由于饮水达不到标准,肝炎、肝硬化、大关节病等地方病比较多发,据统计榆中县有18万人饮水不安全。从2007年开始,除了已通过雨水集流工程解决了干旱山区饮水问题之后,县上根据市上统一安排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具备条件的乡镇修建水厂、铺设管网,到今年底能解决13.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在今年市政府承诺的20件实事中,解决1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为民所办的实事之一。根据国家水利部编制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及“十一五”规划工作大纲》和省水利厅要求精神,兰州市组织力量于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对全市农村饮水现状进行了逐乡、逐村、逐社调查,摸清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饮水不安全成因,经调查统计汇总,兰州市共有78个乡镇(街道),813个行政村,2731个自然村,农村人口131.8万人,其中已解决55.07万人,不安全饮水人口76.73万人。不安全人口中因水质达不到饮水安全的人数为61.9万人,因水量不足达不到饮水安全的人数为6.91万人,取水距离超过800米,时间超过20分钟,用水不方便达不到饮水安全的人数为3.67万人,水源保证率低于90%达不到饮水安全的人数为4.25万人。
2012年全部解决农村人口饮水问题
2005年兰州市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2005-2009年全市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68项,解决了42.5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共累计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达到97.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4.1%;还有34.2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占农村总人口的25.9%。
兰州市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长任耀东在接受采访时对今年的目标任务显得很有信心,他说,为确保今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0万人这一目标任务,市水利部门共安排17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分别在永登、榆中、皋兰3县及西固区、23个乡镇、65个行政村实施,主要建净化水厂、加压泵站、高位蓄水池、闸阀井及敷设各类输配水管道。截至目前,已经完成12项工程,已经解决9.5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剩余5项工程正在扫尾,预计10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解决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12年全部解决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饮水问题,让76万农村人口喝上干净卫生的水。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正值洋芋销售旺季,夏官营工商所执法人员深入榆中北山地区的洋芋集散中心,对黑秤展开暗访。昨日,执法人员路过贡井时,看到路边一位老大爷在和商贩争执。经了解,来...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