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2011年起至2015年,城关区将利用5年时间,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在农业、教育、卫生、就业等领域,在科技、人才、信息、资金和项目等方面对榆中县进行帮扶。16日上午,城关区对口帮扶榆中县启动仪式在榆中县三角城好玉种苗基地隆重举行。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沙拜次力,市委常委、城关区委书记金祥明,市委常委、榆中县委书记周学海等省市区领导出席了当天的启动仪式。
5年帮扶1000万元
城关区现场向榆中县捐赠100万元作为对口帮扶活动的启动资金。据了解,此次对口帮扶,城关区将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以及“无偿援助和交流合作相结合”的原则,计划利用5年时间,共投入资金1000万元,在农业、教育、卫生、就业等领域,在科技、人才、信息、资金和项目等方面对榆中县进行帮扶。其中,今年实施的三角城高墩营村幼儿园帮扶项目,就是城关区帮助榆中县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一项惠民工程。
今后还将不断拓宽帮扶领域,逐步在商品洋芋保鲜库、蔬菜育苗基地建设等民生和特色产业项目上实施帮扶,以促进榆中县尽快实现农村产业升级、农民收入速增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目标。
四个方面帮扶 重点改善民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帮扶内容主要涵盖培育主导产业、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开展智力帮扶和产业互动双赢四个方面。其中马铃薯种薯库建设项目将建成万吨马铃薯储藏保鲜库1个,建成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基地5000亩。并利用1-2年时间建成多功能育苗中心1座,年育苗能力达到4000万株,进一步提升榆中高原夏菜产业发展水平,新发展高原夏菜1万亩以上。同时结合城关区皋兰山百合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辐射带动榆中县和平镇路口、邵家泉、菜子山、直沟门和陈家庄5个贫困村建设百合良种繁育基地。
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在每年免费按需委派老师在榆中县进行实地培训的同时,按需接纳榆中籍劳务输出人员并联系向外省输出1000人以上。免费为进城务工人员办理《进城人员就业证》。
与此同时,5年帮扶中还涉及新建幼儿园、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救助活动和引进项目等多方面涉及民生的具体内容。除此之外,为了管好用好帮扶资金,榆中县将设立财政帮扶资金专户,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并对帮扶资金项目实行财政报账制度。
新闻推荐
28日,盐场路街道举办活动,促成了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香港利嘉集团兰州元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14家辖区单位与112个困难家庭结成了爱心帮扶对子,以3年为期,进行帮扶,并现场帮扶...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