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榆中县定远镇的歇驾嘴村,虽然室外气温很低,但大棚里却温暖湿润、生机盎然,农民朋友们正在给大棚里的花卉浇水灌溉。
歇驾嘴村是榆中县较早发展设施农业的地方,10多年前该村就已经建成了集雨节灌高效农业示范区,温室大棚的种植已有12年的历史。目前,该村共有农户246户,但温室大棚却有250多座,村民的主要收入也都来自于温室大棚,但是该村的水源并不是很充沛。村主任蒋宜亮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他们村温室大棚规模不断的扩大,以及地形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水成为制约他们村温室大棚发展的瓶颈。因为原先该村主要以种植黄瓜、西红柿等高耗水耗肥的蔬菜为主,虽然有不错的经济效益但同时成本投入也很大,且需要人工授粉等复杂的过程,劳动量很大。不利于该村设施农业的长远发展。于是,该村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深入调查市场的基础上,适时的选择改种花卉。记者走进了一户正在为菊花整枝的花农的大棚里,花农告诉记者他家现在种植的是清明节人们祭奠用的黄白菊花,预计于3月中下旬就可以上市。他还告诉记者,他家以前种植的也是蔬菜,不仅耗水耗肥,而且劳动量大。现在改种花卉后,同等条件下耗水量是仅是原来种植蔬菜的1半左右,施用肥料的量也相应的减少了,还省去了人工授粉等复杂的过程,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并且,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等观赏植物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收入比以前也没有减少多少,但成本却节省了不少,反倒比以前种植蔬菜时获得了更好的经济收益。
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歇驾嘴村不仅摆脱了原来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而且有效的保证了农民的收益。从而走上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目前,该村种植的鲜切花卉以初具规模,主要销往兰州农民巷花卉市场。
新闻推荐
了解实际困难研究脱贫途径 市领导赴榆中县甘草店镇开展帮扶工作
【本报讯】3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蒙自福一行赶赴榆中县甘草店镇项家堡村,深入到自己联系的特困户家中,实地查看困难户生产、生活情况,并与他们促膝长谈,共商脱贫致富奔小...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