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榆中讯(记者朱宇鲲 通讯员高飞)榆中县加大对废旧地膜的回收,在治理白色污染的同时,通过二次加工变“废”为“宝”。
榆中县是我国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的首创地,然而,随着农膜的大量使用,废旧残膜对农村土地、社会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石油乙烯资源。废弃地膜难以降解,回收成为难题,许多农民将废弃地膜填埋或扔在地头、公路边、河谷中,导致“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榆中县从2010年开始,着手废旧地膜的回收再利用,在全县重点乡镇设立回收站点,并提供给生产企业进行二次加工利用。废旧地膜进行精深加工后可制造出高标准的再生聚乙烯颗粒,大量用于大口径PE管生产,制造农业节水、城市给排水管道,使废旧地膜利用走出一条“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路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朝霞冰雪逐渐消融,春天悄然来临。阳春二月,陇原广袤的田野上,处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购化肥、买良种、选农膜,整地划锄、镇压耙耱,一年一度的春耕备耕从陇南、陇东地区向中部、河西地区依次...
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榆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