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肥进农家
本报记者 王朝霞
春回大地。3月20日,记者来到榆中县。广阔的田野里,闪动着农人们忙碌的身影,整地耙地、撒施肥料、镇压划锄。
在榆中县连搭乡孙家坡村,村民施泽安正在侍弄自家的田地。“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记者问及施肥的事儿,施泽安说得头头是道:“天气干旱,好长时间没有下雨了,给麦地里追些氮磷肥,有抗旱作用。再给一些地块追施复合肥、农家肥,准备种苞谷、洋芋。”
“是呀,肥施得越多,不见得庄稼就长得越好。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不同地块缺啥元素,测土配方施肥,庄稼才长得壮。”一旁的甘肃苏地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一胜,借机给围在地头的农户推广起了他们生产的放心肥料。
据调查,目前兰州市场上个别肥料企业登记证过期;一些经营户经销的肥料存在质量瑕疵,养分含量标识不规范,夸大其词;一些假冒伪劣肥料产品,还添加杀虫、杀菌、植物调节剂等农药成分。同时,农民用肥盲目性很大,导致肥料利用率下降,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对此,当天,在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的组织下,兰州市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肥料经销商以及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地头、企业生产现场,组织农户代表进行培训,就配方肥推广进行农企对接交流,促进优质配方肥进田下地。
三角城镇村民杨柱娃买了5袋配方肥,他说:“以前地里施的化肥多,却不增产,如今农技部门和化肥厂家给我们的地‘把脉\’,进行配方施肥,缺啥补啥,肥料用得少,反而增产了。去年使用配方复合肥,种的蔬菜产量高,今年我继续买配方肥。”
新闻推荐
全省各地全力抗旱减灾确保春耕生产本报兰州讯(记者刘健)面对旱情给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兰州市高度重视,采取狠抓土壤保墒、顶凌覆膜、农资储备、技术服务和农资打假等措施,全力做好当前的抗旱救灾...
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榆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