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暖房工程”暖民心
春雪过后,春寒料峭。
走进兰州市榆中县西关二区住宅小区10号楼魏俊生的家,一股暖流扑面而来。正在看电视的魏俊生拉着我们的手,说起这几年让他最感“温暖”的事——供热。
在魏俊生的记忆中,没有实行分户计量供热和节能暖房工程前的冬天是难熬的。“收费高,供热质量不好,有时还会出现因少数住户不缴费致使整栋楼停暖的现象。现在好了,节能暖房工程使冷房子变成了热房子,分户计量供热既暖和又省钱。”摸着有点烫手的暖气片,魏俊生高兴地说。
榆中县城建小区住户李冬林掰着指头给我们算了笔账:2012年至2013年供暖期,李冬林70.09平方米的住宅,共预付1471.9元取暖费。供暖期结束后,经测算,实际取暖费为781.9元,应退费为690元。扣除50%的“暖房工程”改造费用,李冬林实际拿到退费345元。“很划算,再过两年,工程改造费用扣清后,就能领到全额退款了。”李冬林高兴地说。
指着西关二区披着一层橙黄色保暖“棉衣”的住宅楼,榆中县供热站站长罗志荣向我们介绍,“节能暖房”工程改造内容包括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热源及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建立供热信息监管平台、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5个方面。2011年6月,榆中县被财政部、住建部确定为首批国家“节能暖房”工程重点城市。目前,全县共投资1.69亿元,完成“节能暖房”工程改造160万平方米,全县计量收费面积达250万平方米,供热计量普及率达86%。
“暖房工程”的放大效应持续发酵。在罗志荣的办公室,我们看到一组论证后的数字:榆中县实施“暖房工程”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明显下降,在同样的供热参数下,用户室内温度普遍提高3-5度,舒适度比改造前有很大提升,取暖费不同程度降低。改造前每平方米平均功耗38.6瓦,完成三项改造的平均功耗为每平方米16.78瓦,能耗下降56.6%;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明显下降,改造后采暖期平均煤耗下降36.7%,平均每平方米节约燃煤10.6公斤。
据预测,榆中县“节能暖房”工程全部完成改造后,每个采暖期可节约标煤2808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4080吨,节约资金2386万元。同时,节省了基础建设资金,改造后在锅炉房设施不扩容的情况下,增加供热面积40%以上,新增供热容量45兆瓦,潜在用热入网收入3600万元,既节省了投资,又扩大了供热面积。
“这都是逼出来的!”罗志荣一边带我们参观现代化供热系统,一边感慨地说。
上世纪90年代末,榆中县开始实行集中供热,但运行到2003年,全县热费收缴率不到65%,巨额亏损使供热企业运转艰难。2004年,榆中县首次尝试供热分户计量试点工作,有效避免了因少数住户不缴费而致使整栋楼停暖的现象,暖气收缴率明显提高。从2005年开始,榆中供热站筹资3.67亿元,在热源建设、管网改造、供热计量、节能暖房、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榆中县供热分户计量管理系统被省住建厅列为“科技攻关项目”,榆中县供热站被住建部授予“全国建筑节能先进集体”称号。“改革使我们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指着墙上一面面奖牌、锦旗,罗志荣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关注】兰州东部科技新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兰州东部科技新城起步区域20平方公里鸟瞰图兰州高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提供本报记者秦娜实习生蔡淼3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兰州市区以东十几公里的榆中县...
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