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榆中新闻 > 正文

“灭蚊拍蝇”不手软 ——甘肃省严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纪实

来源:甘肃日报 2016-03-10 11:26   https://www.yybnet.net/

“灭蚊拍蝇”不手软

——甘肃省严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纪实

本报通讯员 杨恒 王彬

“现在,哪个村干部再敢向群众乱收费,哪个就要栽跟头!”定西市岷县清水乡王家沟村的老乡们手中紧紧攥着失而复得的钱款,心中畅快了很多。

在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后重建期间,该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孝忠擅自与村其他班子成员商议后,向16户灾后重建户每户收取3000元保证金,分别发给3户未享受到政策性补贴的重建户。他还在***工作中违规将自己纳入贫困户。近日,王孝忠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违规收取钱款退回原农户。

今年1至2月,甘肃省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08件,党纪处分232人,政纪处分19人,组织处理101人,移送司法机关16人。

去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土地征收流转、“三资”管理、惠农补贴、低保救济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问题,“灭蚊拍蝇”不手软,共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998件,党纪处分1361人,政纪处分230人,组织处理203人,移送司法机关170人。

延伸链条压实责任

严肃查处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套取、贪污、截留、挪用等行为;严肃查处惠农政策落实方面吃拿卡要、克扣刁难、索贿受贿、套取冒领和优亲厚友等问题……

2015年6月初,省纪委制定《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要点》,并召开加大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纪律审查力度工作推进会,明确了需要着力查处的七个方面的重点问题。

“要把纪律挺在前面,紧盯扶贫资金、土地征收流转、惠农补贴、教育医疗、‘三资\’管理、危旧房改造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力度、快查快处、严查严处,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张晓兰多次提出明确要求。

为此,各市州在推进市县纪委内设机构改革上也下了一番功夫。2015年,市州纪委内设机构调整工作全面完成,市州纪委普遍增设纪检监察室,监督执纪的力量进一步加强。通过建立办案协作区、交叉办案、提级办案以及设立乡镇片区纪工委等措施,不断提高执纪工作实效,基层纪检机关特别是乡镇纪委纪律审查数量逐年上升,“零办案”或纪律审查数偏少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变。

不仅如此,去年8月以来,甘肃省借鉴巡视工作有效方法,在14个市州和25个省直部门探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工作,推动监督链条向基层延伸。

各市州、省直部门整合纪检监察机关及派驻机构和组织、审计等部门的力量,建立巡察组,围绕遵守党的纪律以及侵害群众利益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面向所属部门及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灵活开展巡察,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规问题纷纷现出“原形”。

剑指“蝇贪”一抓到底

有群众信访反映:平凉市崆峒区大寨乡小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红旗,在惠农资金发放管理等方面存在违纪行为。随后,省纪委将此案列为第二批挂牌督办问题线索之一,交由平凉市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发现,小马村将近几年来发放的209.6亩集体退耕还林补助资金,挂在王红旗等6户村民名下,共计23万多元,其中21万多元已用于村务支出。王红旗作为村“两委”班子负责人,对该村违规套取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的问题负有直接责任,问题查清后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账面结余违纪资金1.9万多元予以追缴。

苍蝇虽小,危害不小;“蝇贪”成群,其害如“虎”。

2015年6月起,省纪委建立基层“四风”和腐败典型问题线索转办督办机制,首批向各市州纪委移送交办89件问题线索,由省纪委挂牌督办,一抓到底。

“这些问题线索,均是群众通过来信来访、网络举报等方式直接反映到省纪委的,内容涉及基层党员干部‘四风\’、土地征收流转、‘三资\’管理、惠农补贴、扶贫救济、低保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王秋林说。

去年,省纪委对5120件反映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的问题线索逐一甄别分析,评估筛选,按照一个县(区)至少一件的原则,分两批对188件重点问题线索移交督办。

据介绍,今年,省纪委将借鉴去年的经验,从群众反映的问题中筛选典型线索分期分批督办,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不查明不放过、问责不到位不放过。此外,还将组织开展扶贫领域专项行动,为***精准脱贫提供纪律保障。

甘肃省还同时明确:省纪委督办的乡科级问题线索,直接由市州纪委牵头,组织力量查处,不得再下转;村级干部的问题线索,特别是存在“保护伞”的,由县纪委牵头,组织力量直接查处;省纪委督办事项每月报告一次进展情况,每季度报告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

“要遏制基层腐败蔓延势头,防止基层‘四风\’反弹,就要形成上下借力、同向发力、协调联动、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王建太表示。

据了解,省纪委首批移交督办的89件问题线索已全部查结,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0人,组织处理18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第二批移交线索部分已经查结,部分正在核查中。

严肃问责曝光震慑

不久前,庆阳市镇原县三岔镇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柳军锋因工作失职导致他人违规领取低保资金问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去年,该村在低保审核评定过程中把关不严,致使低保评定不准确,导致5户拥有机动车的家庭违规领取低保资金1.2万余元。

一同被纪委追究责任的,还有3名镇干部。县纪委对包村领导兰宝朝诫勉谈话,责令民政干事崇慕云、包村干部常永锋作出书面检查,并建议民政部门取消违规享受低保人员资格,追回低保资金12552元。

“损害群众利益,就要付出代价,纪委真是咱老百姓的‘保护神\’啊!”查处消息一出,朴实的村民纷纷拍手称快。

“出现腐败问题,不但当事人要被问责,相关责任人也要被追责,‘两个责任\’紧箍咒要让基层党员干部绷紧弦。”张晓兰在基层单位调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时多次强调。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在严肃问责推动责任落地生根的同时,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利用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这一警示利器,向违纪人员敲响警钟。

平凉市静宁县甘沟镇祁川村党支部书记冀森宏违规将不符合条件的农户确定为***对象,发放***贷款10多万元,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规发放贷款已收回。

兰州市榆中县清水驿乡孟家山村党支部原书记邴克明伙同村委会原主任李宗玉私分惠农资金,违规将个人及家属列入救灾救济对象,领取救济款。两人均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并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纪资金收缴财政。

……

去年6月份以来,省纪委官网“曝光台”栏目格外“繁忙”,每隔几天就会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王建太说,如此高密度的通报曝光,就是要传达纠“四风”不松劲、拍“苍蝇”不手软的坚定决心,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正风反腐的获得感。

新闻推荐

微缩名楼“博物馆”

微缩名楼“博物馆”一梁一柱、一门一窗都是他的心血。一个榆中农民的微缩梦想。丁武明的博物馆。丁武明制作的五泉山微缩模型。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村木匠,痴迷中国古建筑30余年。一梁一柱,一门一...

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灭蚊拍蝇”不手软 ——甘肃省严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纪实)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