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东兴大地,满目葱茏。耕地,民生之本,发展之基,粮食之母,正以肥沃的躯体,养育着这一方人。
东兴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始终把贯彻落实“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不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唱响了一曲耕地保护之歌。
◇本报记者 钟雨君 文/图
6.6292万公顷
耕地保护目标
2008年至2013年,东兴区逐级签订了《耕地保护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市政府与区政府每年签订1份,区政府与辖区内各个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每年签订29份。责任书内容明确,将政府主要负责人确定为耕地第一保护责任人,并落实了奖惩制度。
截至2013年末,东兴区耕地保有量为6.6292万公顷,这也是东兴人誓死保护的“生命线”。
而东兴区行政辖区内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面积5.44万公顷,区政府和全区26个乡镇、375个村都落实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签订保护卡涉及农户22.27万户,设立基本农田保护碑40座、界桩260个。
14个项目
土地整理和基本农田建设
怎样才能新增耕地和提高土地利用率?事实证明,土地整理和基本农田建设是最有效的办法。
2008年至2013年,东兴区共实施了14个区投土地整理项目,共计整理6603.702万亩,投资总额13489.64万元,新增耕地772.7803公顷。其中2009年实施了5个,涉及太安、双才、永东、大治、高梁5个乡镇;2012年实施了9个,涉及太安、田家、杨家等9个乡镇。
2012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有柳桥乡太平寺村、楠木村,石子镇龙安村、谷嘴村等8个乡镇16个村土地整理项目。共计建设34305.15亩,投资2401.38万元。
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有石子镇新屋村、七星村,高桥镇凤庙村、跳墩村等13个。共计建设60199.18亩,总投资4213.943万元。
23个批次
批准农用地转征收项目
2010年,经省国土部门批准的石子镇三县村和车星村“双挂钩”项目,拆旧区计划投资2.35亿元,可复垦土地947.8亩,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770.32亩,需安置658户、2844人,集中安置点占地220亩,建设集中安置房面积8.5万平方米,农转非1304人。
目前,项目拆旧区两个村共签订拆迁还房协议658户、2844人,集中安置点内拆旧房119户、1.37万平方米;两个项目区(第一期)修建集中安置点房屋约30000平方米,复垦61个图斑31.5348公顷,已经通过省国土资源厅规划院验收,现待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终验;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完成一座桥梁加固工程及项目区内施工便道建设;土地流转进展有序,整个项目区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计划完成,努力打造特色农业。
这是东兴区实施耕地保护,实现占补平衡的措施之一。
2008年至2013年,批准农用地转征收项目共计23个批次,批准总面积816.7423公顷。落实先补后占土地整理项目9个,新增耕地面积191.2308公顷;委托补充耕地项目4个,面积352.3269公顷。5年来,东兴区辖区内农用地转征收项目完全实现占补平衡。
583.06公顷
开展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也是耕地保护的手段之一,经过认真仔细工作,东兴区废弃工矿地复垦项目已完成外业调查,可复垦面积为583.06公顷。
原废弃工矿图斑1696个,面积583.06公顷,取舍0.2公顷以下图斑及居民点图斑后,扩大与增加图斑。目前东兴区总共废弃工矿图斑约690个,2013年变更图斑223个,面积约285.2594公顷。准备两年实施完成,2014年实施150公顷。
现已立项规划通过了市国土资源局的初步审查,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力争通过国土资源部批准成为废弃工矿地复垦项目试点区。
风起正是扬帆时,乘风破浪谱新篇。东兴区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牢牢守护耕地红线不动摇,用心血用责任看好护好脚下这片肥沃的热土。
新闻推荐
市领导开展春节慰问活动和到联系点调研时要求把同乐村建成富裕文明和谐新村
(记者吴建军)2月6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戴震到东兴区慰问贫困残疾人和结对帮带的困难群众,走访调研联系点椑木镇同乐村帮扶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春节即将来临,我代表市委、市政府来看望你,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