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游客带来极大便利。资料图片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一则导游强迫游客购物的视频在网上曝光——云南女导游嫌游客购物少大骂游客。此情此景对于热爱旅游的人来说十分“眼熟”,每逢假期旅游总被推上风口浪尖,且发生的事件都惊人的相似……这时候,游客会记得用《旅游法》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吗?
如果你在乐山旅游,是否会在不经意间发现:景区门口随意揽客的“野导游”不见了;去餐厅不再担心“宰客”;去游览景点时没有“黑车”尾随了……这些功劳,都是旅游执法支队部门与《旅游法》的保驾护航,同时这也是推进乐山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据了解,今年1-3月,乐山接待游客865.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6.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3%和18.3%。
诸多创新不怕“被宰”放心游乐山
“为适应旅游交通大发展趋势,更好地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由乐山市旅游执法支队发起,乐山、成都、眉山、德阳、绵阳、自贡、宜宾、雅安、凉山、甘孜等10个市州旅游执法机构签署了《大峨眉区暨成绵乐高铁旅游联盟区域旅游执法合作协议》。”乐山市旅游执法支队队长田利民告诉记者,该机制以“联动、合作、诚信、共赢”为宗旨,以区域旅游执法机构深度合作为基础,通过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强化旅游联合执法,及时高效处置旅游突发事件和投诉纠纷,加强旅游执法信息交流,全面提升旅游行政执法效能和旅游服务质量,促进区域各地旅游业跨越发展,推动四川旅游产业上档升级。
在游客颇为关心的旅行社方面,记者了解到,各旅行社推行了“六统一”和导游“四统一”制度。对乐山全市旅行社和分社实行“证照上墙、诚信承诺、法规宣传、安全制度、店招店牌、出行提示”六统一制度;对导游人员实行“导游引导旗、工作号牌、讲解词、电子行程单”四统一制度,大力提升旅行社经营管理水平、旅游服务质量和行业整体形象,促进旅游团队运行及执法检查电子化。
不仅如此,乐山市旅游执法支队还加大了对执法设施设备等的投入,配备了执法记录仪、行车记录仪等执法器材,并率先在全省统一旅游执法着装,以更加端庄的仪表、更加文明的语言、更加规范的举止、更加严整的队容,进一步增强了旅游行政执法规范性,展示了乐山旅游执法队伍的风采与良好形象。
“旅游法庭”《旅游法》就在身边
乐山市旅游执法支队与峨眉山市人民法院就旅游法庭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沟通交流,建立了旅游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合作机制。旅游法庭紧贴服务旅游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深化“诉非衔接”机制,加大部门联动工作,注重纠纷源头预防,实行“两免、三定、四就”便民举措,探索实行“110”旅游审判新模式,妥善高效化解涉旅纠纷。
“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市旅游体育委制定了《2015年度学法普法工作计划》、《2015年“法律七进”工作方案》,对“法律七进”、普法宣传培训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置。”田利民表示,为进一步提高全行业的法治意识,市旅游体育委充分利用“3.15”、“5.19”、“12.4”等宣传日,借助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先后以开展了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景区、进社区、进寺庙、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广泛发放《旅游法》、《旅游法知识问答》、《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等宣传资料,大力倡导诚信守法、文明旅游。
联合执法旅游烦心事不再有
游客用宝贵的假期出门旅游,总会有“人在囧途”的时候,面对一些林林总总的“旅游潜规则”,是时候用《旅游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了。随着旅游联合执法,不顺心的烦心事会越来越少。
田利民表示,今年全市将开展整治旅行社经营行为、旅游客运市场秩序、旅游市场拉客等十项专项整治行动。记者了解到,截止目前,乐山旅游、公安、工商、人社等相关部门共出动联合执法车300余台次,联合执法人员1300余人次,先后开展了规范旅行社经营、整治景区黑导游、打击拦车拉客、整治餐饮欺客宰客等四项专项整治行动,检查涉旅企业150余家次,现场责令整改10家次,检查旅游团队700余个,现场纠正不规范行为43人,旅游环境秩序进一步优化。
新闻推荐
三江都市报讯(记者吴薇)为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近日,乐山市政府网站发布《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秸秆禁烧区域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划定了乐山秸秆禁烧区域,并自《通告》发布之日...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