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相指导员工雕花■本报记者 周友燕 文/图
在今年9月举办的第二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上,将红木文化、佛禅文化、蜀都文化高度融合的本土红木家具吸引了不少中外嘉宾驻足。一些外国客人在欣赏完这些做工精巧、高贵典雅、具有浓厚古风古韵情调的红木家具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然而,当大家在欣赏这些散发着艺术魅力、弥漫着文化气息的红木家具时,却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经营红木家具的企业家,20多年前还只是一个不“扎眼”的打工仔。
为生活18岁少年只身闯黔
今年42岁的胡克相出生于沐川县炭库乡一个普通的山区农民家庭。1989年,胡克相初中毕业,由于家里共有4个兄弟姐妹,父母在土地上的收入实在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胡克相便放弃了继续学业的念头。“那时候,我们家年年都要贷款,成了远近闻名的困难户。”胡克相说,他在农村务农2年后,感到留在农村里没有出路。于是,这个18岁的少年背上行囊离开了小山村,来到了陌生的贵州省六盘水市。
“刚到六盘水时,我先后在一个工地上做过杂工和泥水匠。那时候条件差,连张床也没有,每天晚上随便搭着窝棚就睡觉。”胡克相话不多,谈起初入社会时的艰辛,他轻描淡写,就像在说别人的事。
“那个时候一天能挣上5元工钱,而父母在家一个月最多挣上10几元钱。所以吃点苦倒也觉得没什么了。”胡克相低眉浅笑,透着一股憨厚与朴实。
能吃苦搞过建筑拉过煤
农民的孩子骨子里就有一股能吃苦的劲。在六盘水打工一年多以后,胡克相经朋友介绍,又来到广东省东莞市。由于自己一没有技术,二没有高学历,只能又到工地上打工,当建筑工人。就这样,在建筑工地上,一干就是10几年。“平时省吃俭用,除了给家里寄钱和基本的生活开销,剩下的工钱全部积攒起来。”
转眼间胡克相已经30岁。在农村,30岁的男人还没有娶到媳妇,是一件让家人头痛的大事。“攒了些钱,就想着回老家娶个媳妇,做点生意。”胡克相笑着说。
2003年,胡克相回到沐川县炭库乡,不久在亲戚的介绍下结了婚。在农村,有句老话:“先成家后立业。”成家后,为了让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他拿出多年攒下的积蓄并向亲朋好友东拉西借,凑够20多万元买下一辆货车跑起运输。“那个时候,主要是拉煤炭,常常起早贪黑。”胡克相的夫人王晓玲接过话告诉记者,当时由于拉煤的路线,路况不好,开起车十分危险。“只要他一出车,我就担心着,他不回来,我绝对睡不着觉,怕他出事。”
跑了2年运输后,胡克相积累了一些积蓄和社会经验,结交了很多朋友,也越发稳重踏实。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转行,自己创业当老板。
双创业秉承诚信宗旨
2005年,他与朋友合伙开煤矿,做起煤矿生意。“无论是做人、经商还是开公司,诚信二字很重要。”胡克相常把“诚信”挂嘴边,也深深地记在心里,付诸行动。正是他与人和善、诚信经营,让他的生意越做越好。
一次,胡克相到好友家做客,看到这位好友家摆放了一些透着古典优雅神韵的红木家具。这些家具从形制设计,到卯榫工艺,再到雕刻纹饰,让他着实喜欢。朋友告诉他,红木为不可再生资源,产量稀少,十分珍贵,红木家具制作工艺精良,文化气息浓厚,尊贵增值而又环保,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收藏价值。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红木家具市场前景广阔。
不久后他也购回一套红木家具置于家中,朋友造访,无不喜爱。从此,胡克相有意于红木家具行业。为此,他到福建、广东、江浙等全国知名的红木家具产地考察,加深了对红木家具的了解。2013年,胡克相果断涉足红木家具行业,并在峨眉山市符溪镇办起了红木家具公司。
“现在市场上的红木家具鱼龙混杂,但我们做的是长久生意,销售的产品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胡克相说,他们的材质主要是来自东南亚的红酸枝木类。
在胡克相的峨眉宏丰红木家具展厅内,一件件红木家具雕工细腻,器型大方,与当下流行的西式家具风格迥异。“自去年以来,红木家具因大环境的变化而有些影响。但我们还将坚持‘诚信至远、质量致胜\’的宗旨打造好自己的宏丰红木家具。”胡克相表示。
新闻推荐
蝶翅画《乐山大佛》蝶翅画《繁花似锦》蝶翅画《梅兰竹菊》杨砚的文创梦正在一步步实现蝶翅画《福娃贝贝》■本报记者付小惠文/图近年,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热词。参看各地优秀样...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