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吆喝着卖菜城市里有这么一群人,因为向往自给自足的田园种植生活,于是就在自家阳台或是在城市周边租一块地,搞起了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我们称他们为“城市农夫”。而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一群七八岁的小朋友,也是喜欢种植的“高手”,他们不仅种出了绿色有机的蔬菜,而且还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变成了爱心,在这个寒冬里上演了温暖一幕。
种菜:却不是为了自己吃
12月20日,星期天,对于不少市民来说是一个终于可以多睡会儿的日子,但这天一大早,峨眉山市新坪乡的一家农场里就来了一群小学生,他们是峨眉山市第一小学二年级三班的学生。今年10月,班上在农场里租下了一块地作为“班级小菜园”,参加种植的48个孩子分成8个组,在父母的带领下开始了“小农夫”的生活。大家买来种子和菜苗,种下了莴笋、青菜、萝卜等。每到周末,孩子们就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小菜园,松土、除草、浇水……虽然有点辛苦,但是看到自己亲手栽种的蔬菜每周都在长高长大,大家都感到十分高兴。经过近三个月的劳作,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12月20日大家伙起了个大早,为的就是来菜园子收获他们的劳动成果。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忙碌,早上8点半,孩子们已经收获了十多筐新鲜的蔬菜,不过却没人把蔬菜带回家,大家把这些蔬菜分为8份,以小组为单位,奔向峨眉城区的多个菜市场——他们要把这些蔬菜全部卖掉。
卖菜:一上午“收获”608元钱
“青青蔬菜我来栽,你买他买大家买;帮助山区小朋友,人人献出一点爱!”
“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处处春常在。”
“无污染,无公害,绿色蔬菜快来买。”
……
为了让自己的蔬菜能卖个好价钱,孩子们还精心准备了“广告牌”,而每一个小组里面的6个孩子,有的负责举牌吆喝,有的负责卖菜算账,还有人专门负责记账。虽然是第一次上街卖菜,不过小家伙们看上去都不怯场,见有人来询问时,还会主动推销自己的绿色蔬菜。
因为还不会使用秤,所以他们卖的菜是以“颗”、“把”、“袋”为单位的,比如莴笋5角一颗,蒜苗2元一把,虽然比市价略高,但不少市民在得知孩子们卖菜换钱的原委之后,还是纷纷慷慨解囊,买下了一些蔬菜。经过一上午的卖力推销,孩子们的菜全部卖了出去,总共卖了608元钱。
爱心:和山区小伙伴分享阅读乐趣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孩子辛苦种菜、卖菜,换回来的钱究竟是要拿来做什么呢?前面提到的山区小朋友又是什么人?其实,这得从峨眉山市第一小学二年级三班的一次主题班会说起。这学期,班主任尧文莉在班上的学生家长中“聘请”了十多位“故事爸爸”和“故事妈妈”,在每周一次的“我们一起讲故事”班会活动上,这些“故事爸爸”、“故事妈妈”,就会带来一本精彩的课外读物,和同学们分享。“其实这主要是为了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尧老师说,在和爸爸妈妈的互动中,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家在精彩的课外读物里找到了快乐。
一次偶然的机会,班上的同学们得知位于峨眉山市沙溪乡的一所山区小学,那里的小伙伴们非常渴望能拥有更多更精彩的课外读物。于是,孩子们想到了一个主意——把班级小农场里的蔬菜卖掉,再用所得的钱为山区的小伙伴们购买一些课外读物,让他们也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孩子们能够把阅读作为一种乐趣与他人分享,是一件让人值得欣慰的事情。”尧老师说,接下来她将开出一张“书单”,让班上的孩子自己根据这张书单去书店购书,然后再统一送给山区的同学们。记者胡蓉文/图
新闻推荐
以前的“坝坝法庭”沐川县人民法院供图现在的“车载科技法庭”沐川县人民法院供图“十二五”期间,乐山司法建设部分创新措施周洁制图为减轻群众诉累,“车载科技法庭”来到村民的家门口,及时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