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不锈钢产业园区
高新区鸟瞰
天地汇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节能空调市场前景看好
3D瓷砖受青睐 本报记者 付小惠 摄
(制图:本报记者 陈兴鑫)
一拉得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市工业集中区内的川天燃气生产车间 赵敏 摄■本报记者 陈兴鑫
加快建设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突出产业高端、产品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传统产业抢占“微笑曲线”两端,乐山工业“升级版”在“十二五”完美呈现。
外引内生高端发展
在引增量中调结构,乐山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高端产业项目外引力度,有力推动了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乐山市引进通威集团、拓日新能、中航集团成飞等大企业,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签约落地新兴产业项目53个,投资总额370亿元,新兴产业占比由23%提高到38%。
在优化中调整存量,乐山市引导重化工业加大技改力度,内生发展高端产品,冶金建材、盐磷化工等传统产业重获新生,福华集团、和邦集团、“西部瓷都”、峨胜集团“老树”发“新枝”,结出累累硕果。“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技改投资946.96亿元,是“十一五”期间技改投资总量的2.06倍。
园区承载集约发展
扩园提质,优化发展。沙湾“钢城”、夹江“瓷都”、五通桥“盐磷化工城”、临港“高新城”和井研“工装基地”等特色园区应运而生,初步形成了以乐山高新区、市中区、峨眉山市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以沙湾、夹江为代表的冶金建材产业,以五通桥、犍为为代表的盐磷精细化工产业,以金口河、峨边、马边为代表的电冶产业四大产业集聚区。
截至2015年底,全市园区共建成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14个、总开发面积77.14平方公里,其中省“51025”重点培育园区4个、“百亿园区”8个。乐山高新区创建为国家级高新区,沙湾不锈钢产业园区创建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五通桥区盐磷化工产业园区成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预计2015年,全市园区主营业务收入1600亿元、同比增长9%,园区工业集中度达73%。
科技引领创新发展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先后创建国家级技术研究应用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7家(总量居全省第5位)、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企业技术中心25个、创新型企业66家(总量居全省第4位)。“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过70亿元、技术创新资金52.7亿元,实施重点关键技术研发1000余项。盛和稀土公司“少铈氯化稀土、氟化铈一步生产法”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永祥多晶硅公司自主研发“氢氧还原一体化”技术,获得专利授权41件。新万兴碳纤维热塑性预浸料工艺居国际先进水平。
龙头带动集群发展
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乐山市深入实施“双千双百”工程,推动专业化分工、特色化经营、集群式发展。
依托西南不锈钢公司,通过公司让利和配套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下游冷轧、制品、交易等企业抱团发展,形成600亿元的全产业链规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工业企业43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629家,德胜、其亚、西南不锈钢、福华等企业先后跻身全省“百亿企业”行列。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乐山市持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绿色生产、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推动能源资源在生产环节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循环利用,实现了废料变原料、原材料变新材料的跃升,取得了经济生态的叠加效应。
仅“十二五”前四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3.45%,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吕志勇)拜个早年、通报情况、谋划发展……昨(2)日,全市老干部情况通报会在新建成的乐山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召开,向与会老干部、老同志通报乐山市“十二五”和2015年工作以及未来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