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峨眉山新闻 > 正文

生态葡萄园 一个农民的梦想

来源:乐山日报 2016-07-21 18:47   https://www.yybnet.net/

醉金香市民尽享采摘之乐 朱晓军 供图朱晓朋的妻子展示自家种植的葡萄朱晓朋在采摘葡萄■ 本报记者 邓秀英 文/图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市中区平兴乡平兴村三组村民朱晓朋家的葡萄喜获丰收,一串串或青、或红、或紫的葡萄挂满枝头,煞是喜人。当地人说,他家种的葡萄和别人家的不一样,品种不一般,住的是大棚,施的是有机肥,防虫除草靠人工,待遇好着哩。7月18日,记者冒雨来到朱晓朋家的天甜葡萄园一探究竟。

“花果山”上拜师学艺

“尝尝,这是夏黑,无籽、脆甜;这是醉金香,多汁、纯甜;这是京优,粒大、甜中带微酸。品种各不同,样样都好吃。”当天上午,刚一进果园,热情的朱晓朋就递上几串葡萄,让记者一一品尝。记者随手摘下几颗尝尝,果然各有千秋。环顾四周,钢架大棚空间很高,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尽管外面下着大雨,棚内却没受一点影响,没有套袋的葡萄颗颗饱满,晶莹剔透。

“你的葡萄园管理得这么好,应该有很多年的种植经验了吧?”记者问道。

“哪里哟,我是2014年才开始种葡萄的,以前没种过。”已经45岁的朱晓朋腼腆地笑着说,葡萄种得好,那是师傅教得好。

原来,朱晓朋之前一直在建筑工地务工,这几年受各种因素影响,市场不景气,工作越来越不好找,于是他决定回乡自主创业。经过前期市场调查,朱晓朋将发展的目光锁定在葡萄种植上。“要种就种好的,像市场上常见的巨峰葡萄,种的人太多,几元钱一斤,根本卖不起价,发展前景不大。”朱晓朋告诉记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位于市中区棉竹镇黄天坡村的花果山农业生态示范园看到,那里的葡萄品种和市面上卖的不一样,口感好、价格高,“当时我就想,要是我也有这样一个葡萄园该多好。”朱晓朋说。

心动不如行动。2014年春天,朱晓朋投资20多万元在平兴村建起了占地15亩的葡萄园,并从花果山农业生态示范园引进了夏黑、京优、醉金香、玫瑰香4个品种。

种葡萄,朱晓朋是个“门外汉”,怎么办?拜师学艺!“刚开始那段时间,我隔三岔五就朝‘花果山\’跑,凡是懂技术、会种葡萄的都是我师傅。”朱晓朋说,要想把好葡萄种好,不懂技术不行,扦插、防虫、疏花、疏果……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从3月到7月,近5个月的时间,我不是在自家的果园劳作,就是在‘花果山\’学技术。”

一次小小的疏忽,朱晓朋差点把本钱赔光。2014年6月的一天,朱晓朋发现一些葡萄叶上有小青点,但并不多,于是就没有放在心上。谁知几天过后,小青点越来越多,葡萄叶也开始卷曲。着急的朱晓朋给花果山农业生态示范园的技术员打电话,这才知道葡萄遭虫了。可到底是什么虫?怎么防治?电话里也说不清楚。“第二天,我摘了几片长虫的叶子到‘花果山\’请教了师傅,才知道是棉铃虫,幸好防治及时,不然我的葡萄园就毁了。”朱晓朋说,这次教训让他和妻子不敢再掉以轻心,每天早出晚归,到园里捉虫除草,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葡萄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第二年,朱晓朋的葡萄园产量达到上千斤,试种取得成功。

“朋友圈”里葡萄热销

“这里的葡萄上门采摘15元/斤,虽然卖得比街上贵,但味道好,绿色生态,一分钱一分货嘛。”当天,来自峨眉山市的陈淑芬和朋友来到朱晓朋家的果园采摘葡萄,呼吸着新鲜空气,品尝着香甜的葡萄,一行人兴致很高,临走时一口气买了20多箱。

朱晓朋的女儿朱天凤告诉记者,她们家的葡萄全部通过微信卖出,“很大一部分是去年的老客户,在微信上看着葡萄生长的全过程,买起来放心。”朱天凤说,自从果园建起来后,家人定期在微信上更新葡萄的生长过程,朋友们很感兴趣,通过微信这个平台,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知道平兴村有个葡萄大棚,这段时间天天都有人来采摘。

“今年葡萄大部分投产,预计23个大棚产量可达上万斤,产值10多万元。”朱晓朋说,由于葡萄园管理得当,没有施膨大剂和催红素,葡萄全部自然成熟,采摘期比较长,从7月初一直要持续到9月初。

朱晓朋家的葡萄出了名,受益的不止他自己。2015年,朱晓朋牵头成立了市中区鹏高果蔬合作社。社员张惠平一直在葡萄园里打工,每月工资1500元,一年能干10个月,“关键是离家近,挣钱顾家两不误。”

“现在生意这么好,想没想过扩大规模?”记者问道。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但回答是否定的。干一件事,就要干好、干精,当前我最大的任务就是把现有葡萄园管理好,让有愿意的合作社社员学会种植葡萄,绝不盲目扩张。”朱晓朋告诉记者,通过种植葡萄,让他实现了人生价值,这种成就感是打工无法赋予的。另外,虽然现在他种的葡萄口感不错,但果形并不十分好,这说明技术上还有欠缺,还需要不断提升和改进。

“除了钻研葡萄种植技术,你今后还有什么打算?”记者又问。

面对这个问题,朱晓朋没有立刻作答,而是望着远方广袤的土地若有所思。“我们平兴村土肥水美,远离城区,没有污染。如果村民们想种葡萄,我会无偿提供种苗,技术上手把手指导,在村里建起无数个生态葡萄园,大家连成一片,抱团发展,让平兴村变成一个大型葡萄园,村民们家家富裕,人人发财。”良久,朱晓朋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新闻推荐

夏伯阳持有的安全生产委托行政执法证川号遗失峨眉山市

夏伯阳持有的《安全生产委托行政执法证》:川L01760256号遗失。峨眉山市均祥通讯器材经营部刘鸿雁持有的《税务登记证》副本:川国税峨字511181197806070320号遗失。曾祥东持有的川LQV01...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眉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生态葡萄园 一个农民的梦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