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峨眉山新闻 > 正文

余溪村的前世今生

来源:乐山日报 2016-07-14 18:47   https://www.yybnet.net/

村里的休闲垂钓中心美丽的农家阳松柏在查看今年核桃结果情况■本报记者 孙雁鸣 文/图

余溪村是沙湾区沙湾镇下辖的一个村。该村紧邻沙湾镇,虽然地接城区,但因为其山高坡陡的自然条件,以至于该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发展不均衡状态。尤其是居住在峨山高处的村民,不仅家庭经济发展滞后,最为要紧的还是饮用水及交通问题。近年来,余溪村村“两委”紧抓发展,通过加强党建、办饮水工程、修路、栽果树等招数,逐渐改变了全村面貌。而今的余溪村,不仅自然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村民们的收入也大幅提高。

7月初,记者专程前往余溪村,一探究竟。

修路开通生财之道

许多居住在沙湾老街上的居民都记得,余溪村紧靠二峨山,过去的路一直很难走。在采访当天,一位靠近余溪村村委会开店做副食品生意的老板指着路边川流不息的车辆告诉记者:“就眼前这条路,在五六年前还是一条很小的机耕路,很难走大车子。现在好了,一天到晚车子跑个不停。”另一位正在买烟的村民插话说,不说这条大路,就是这四通八达的通组入户水泥路,在以往也是“下雨一泡糟,天晴一把刀”,难走得很。

在余溪村党支部办公室,记者见到了40多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阳松柏。他向记者介绍了该村发展的一些“招数”。

阳松柏说,作为发展并不均衡的农业村,村“两委”在抓稳定和带领群众致富上,有着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因地制宜。鉴于余溪村的自然条件,村里决定先修路,在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的同时,也为村级经济发展打通制约瓶颈。“我们的决定得到区、镇两级领导的肯定和支持,也得到老百姓的大力拥护。在具体操作中,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一方面发动群众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投工投劳。到2010年,村里的道路大变样,也就逐步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阳松柏介绍,整个修路工程,不包括人工在内,花费资金300多万元,总里程17公里。现在,村里每天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有将树木、竹子、生猪、农副土特产品运出去的,也有拖建筑材料、化肥、农药、种子及养殖种苗进来的。“现在,全村有小轿车100多辆,货车有50多辆,和以前比起来,完全是两码子事。”阳松柏说。

这一条条道路,密切了余溪村与外界的交往,也造就了一条条生财之道。

山泉滋润村民心田

说起余溪村的饮用水,该村八组组长涂学勇深有感触。涂学勇家在二峨山半坡上,祖祖辈辈吃水就是个大问题。下雨天,他们就用家里所有能盛水的器具接水,做饭、洗衣、喂牲口……天晴时,就到几里远的塘堰里挑水吃。“那种苦楚还真是难以言说。”涂学勇说,先不说卫不卫生,只能说有没有水吃。

阳松柏介绍,为彻底解决村民用水难题,村里通过“一事一议”,决定自己动手修建饮水工程。对此,区镇两级财政给予了大力支持,拨出专项资金。在筹划好水源及管网铺设方案后,大家立即动手修建集体供水设施,累计铺设主水管5公里,铺设入户管道5公里,遍及全村每一户。

当日,记者随阳松柏一行来到二峨山的一个坡顶上,阳松柏指着正在运作的供水厂说:“这里的水是从二峨山高处接下来的山泉水,日供水量可达5000吨,不仅满足了全村人的用水需求,还为周边的部分社区提供用水。”

记者在供水工程旁边的一户民居里,见到了今年96岁的七组村民阳新仁。虽然年事已高,但阳大爷耳聪目明,交流起来十分顺畅。阳大爷说,“以前吃水都是到很远的地方去挑,交通也不方便。现在好了,吃水不用挑,打开水龙头就是;走路也不爬坡上坎,车子出进方便。”

核桃种植助农增收

余溪村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但大部分是丘陵和山区。因为自然条件差,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收入就是依靠外出打工。2007年,村“两委”决定响应镇上的号召,在山区地带栽种核桃树。很快,该村就从峨眉山市购回近2万株五星核桃树,栽种在以八组为中心的山林里。村民们无不高兴地说,过去种苞谷、种红苕,挣不到几个钱,这回核桃树一栽下去,就等着每年点钞票了。

当天,记者在该村八组的一片山上看到,经过近10年的生长,那些核桃树已进入产果的旺盛期。阳松柏告诉记者,仅核桃一项,全村1300多人人均增收近3000元。说到当初栽种核桃,阳松柏说村干部是中坚力量。无论决策、实施,还是投资,村“两委”一班人都走在前面。阳松柏曾自己掏钱购买800多棵核桃苗,以村委会的名义,免费送给一组70多岁的廖明全栽种。

在核桃种植过程中,也出现过波折。该村家住天池山的七组村民陈福全栽种了大批的本地核桃树苗后,一直不见挂果。村里立即出面帮助他找原因。最终从雅安市汉源县请来技术人员,为果树进行了嫁接。3年过后,那些核桃树开始结果了。

与此同时,该村还批量栽种良种枣子树。每年夏天,该村枣树结果,村民们过去通过市场批发,现在还通过微商进行销售。

阳松柏介绍,余溪村因为地理条件差,过去贫困户比较多。经过这些年的多项经济发展,大部分已经脱贫致富。目前,全村还有贫困户10户。“我们村‘两委\’研究决定,今年之内一定要想办法让这10户贫困户脱贫,共同富裕。”

抓好党建促发展

近年来,余溪村始终把抓党的建设作为促进村级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和有效落实的关键。瞿秀兰是余溪村四组的一名老党员,长期居住在破旧的木屋里,因为家庭原因,只能自己养点鸡鸭和种植蔬菜维持生活。去年春季的一个晚上,小偷“光顾”了老人的家,将老人仅有的几块腊肉、几节香肠,还有老人养的几只鸡全部偷走。第二天,老人到处哭诉。消息传到村委会,阳松柏马上带领3名支委,出资为老人购买了20只半成品鸡及其他生活物资,一同送到瞿秀兰家中。自己的不幸遭遇,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瞿秀兰老人激动得老泪纵横,忙不迭地感谢党组织。

采访中,余溪村不少像瞿秀兰老人这样的老党员都反映,组织的关爱他们时时都能感受得到。而作为村支部书记,阳松柏经常带领村支部一班人,走访困难党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阳松柏说,党员干部是村务工作的中坚力量,在许多具体工作中要起到带头作用。你真心实意地做事,为群众谋福利,群众心里是明白的,对村“两委”的工作也就支持。“通过余溪村的发展,我们明显感受到,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的村党支部,力量是强大的。”

谈到未来的发展,阳松柏说,要充分利用紧挨着沙湾城区的优势,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对休闲旅游及乡村旅游的扶持,拓宽村民的致富渠道。

新闻推荐

7月23日跟着乐报小记者走进农夫山泉峨眉山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你来,我们一起去赏水

生产车间你想过没有,我们喝的矿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你是否想知道,什么样的水对人体是最有益吗?水,是我们生存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在炎炎夏日,更是离不开水。在峨眉山后山——峨眉山市高...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眉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余溪村的前世今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