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峨眉山新闻 > 正文

张三丰与乐山(下)

来源:三江都市报 2018-01-04 08:11   https://www.yybnet.net/

张三丰坐石观书像魏奕雄 供图魏奕雄

张三丰咏乐山、峨眉山

《三丰全集》中“云水前集”辑有张三丰诗词100多首,其中明确提到乐山、峨眉山的有5首。

该书第313页,《凌云峰》:“蜀山灵秀属凌云,水木清华远俗氛。九顶烟中鸾凤啸,仙音不与世间闻。”

同书第527页“补遗”中引自《道坛记》:“三丰先生约诸子载酒凌云,设壇于东坡楼上,讲道德数章,各各听受,乃命携琴者捧琴案上,热茗香,展古画,相率而下。时同人啜茗前轩,山僧四五笑对江山,忽闻楼上琴声,隐隐如洞天春晓,荡荡若潇湘水云,而楼中固无人也,诸生是日咸闻先生之琴焉。”这则记载虽然是神话渲染之笔,但可与上述三丰诗句相印证。

张三丰诗中写到峨眉的更多。《三丰全集》第299页,《蜀市题》:“朝隐青城暮入峨,蜀中来往阅人多。眼看白日忙忙去,口唱蓝仙踏踏歌。一个葫芦无价宝,两川风月安乐窝。山林尘市遨游遍,到处题诗认得么?”

第305页,《还蜀吟》:“六合是我家,二曜为我烛。我虽辽东人,游蜀似还蜀。淡淡巫山云,弯弯峨眉月,鲜鲜锦江波,熙熙巴子国。到处阐玄风,颠狂自怡悦。鸾驭止何方,又到青城宿。”

同页,又有《入蜀》:“剑门雄壮蜀山高,飞来飞去鹤亦劳。万点苍尖分历落,千重碧嶂几周遭。时时牧笛吹秋草,处处樵风吼暮涛。最爱峨眉峰顶月,清晖白上道人袍。”

第306页,《余阅山水多年,所尝留意者,蜀之大峨,楚之武当,因各构一庐,为往来栖真之所,出则青鸾万里,入则白云一窝,佳夕澄清,在武当栖云庐望大峨留月庐作此》:“楚蜀频来自往还,结庐高卧两名山。静中偶动仍非静,闲里能安乃是闲。只候紫书来阙下,细研丹诀度人间。武当夜对峨眉月,遥忆吾徒已闭关。”大峨,即今峨眉山。峨眉山分为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和四峨山,今日所称峨眉山,实际上只是大峨山。看来,峨眉月给丰仙留下了深刻印象,上引诗中,分别有“弯弯峨眉月”,“最爱峨眉峰顶月”和“武当夜对峨眉月”。(第298页《由夔府下江陵作》中另有“朝吟落月峨眉碛”一句。)从那条长达61字的标题(实为诗序)中,我们得知他在峨眉山修建了“留月庐”,在武当山修了“栖云庐”。“留月”与“栖云”对偶工整,跟“最爱峨眉峰顶月”相切,洋溢着热爱峨眉山的真切情思。“楚蜀频来自往还”是说他多次从武当来到峨眉,那么他住峨眉的时间,累计算来,自然不会太短。“武当夜对峨眉月,遥忆吾徒已闭关”二句,透露出他在峨眉还有徒弟,替他看守留月庐。其徒弟的人数与姓名,现今无法查考了,而留月庐建于峨眉哪座山峰,也杳不可稽了。这首诗告诉我们,仙翁张三丰不但在仙山峨眉建筑了房屋,以作修真之用,还招徒传道。他频繁往来武当与峨眉,在武当时一旦想念峨眉,就深情地遥望峨眉月,还想象着为他照看留月庐的徒弟,此时已经关门入睡了,人情味浓浓。仙翁恋仙山,这为峨眉凭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乐山士民崇祀纪念张三丰

崇敬膜拜张三丰仙祖的乐山人,以修建楼台宫观、塑像和出版书籍来纪念和崇祀他。

清代阮友桐《闻见草书》:“剑南道旧署在今嘉定府试院中,昔汪公观察剑南,张三丰先生显化其署,因即高标山之麓,建亭祀之,士民称‘三丰楼\’者是也。”

说的是剑南观察汪锡龄曾经在高标山麓建了一座三丰楼,以时常祭祀之。

清代乐山人张其相(号松亭)写有长诗《三丰楼怀古》,共33句,叙咏三丰仙迹和仙风道骨后,末尾六句是“至今遗像肃楼中,大耳圆目下颐丰。鬚髯如戟神如镜,任人祈祷声相应。一瓣心香供祖前,何时亲指道中元。”这首诗表明三丰楼中还挂有张三丰的遗像,作者描述其相貌的用词,与《明史·方伎》所记述一致。

刘君泽《峨眉伽蓝记》:峨眉龙池镇“咸丰元年(1851年)建道观,曰三峰观,祀张三丰。”龙池湖畔原来的大王包,因建有这座三丰观(也写作三峰观),而改名为三丰山。这很可能是因为张三丰游历过龙池湖的缘故。2012年,峨眉学者朱华高考察过三丰观遗址,他在2015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峨眉山道教》一书中记载,从遗址上看,三丰观有山门,灵官楼和主殿,1949年前毁于一场大火。峨眉山市九里镇临江村白云观,也曾供奉过张三丰塑像,后被毁。

1998年9月初,在凌云寺乐山大佛头部右侧5米左右地下,施工人员挖出一通张三丰高浮雕半身像碑,雅石刻成,已断残,残像长81厘米,宽62厘米,厚12厘米。经清洗后,清楚地看到碑上的张三丰头戴道冠,身着道袍,眉目清晰,长髯垂胸,刻线流畅。今存凌云寺大佛景区文管所。

凌云寺内璧津楼对面崖壁前,竖立着阴刻张三丰坐石观书画像红砂石碑一通,碑面右边隶书题刻“敕封飞龙济世真人通微显化天尊三丰张先生圣像”21字,无下款,碑面完好,高116厘米,宽72厘米,厚10厘米。《凌云志》载有此碑,所言丰仙坐石观书像和21字隶书题刻,与现今此碑上的完全相同。大佛景区文物工作者帅秉龙告诉笔者,听原大佛文管局局长黄高彬讲,这碑是1974年从凌云寺大雄宝殿移竖于璧津楼对面,至于此前立于什么地方,谁也不晓得。以上两碑,是乐山仅存的有关张三丰的实物。

据田家乐《中国道家人物与峨眉》,乐山人李涵虚在清道光年间,集资构建“三丰祖师殿”于伏虎寺右侧,后改为“御书楼”,今犹存。

民国版《乐山县志》卷十一“艺文志·书目”第36页:“三丰全集八卷,张三丰著,是书清康熙时,汪观察锡龄字梦九所裒集,嘉庆道光间李氏刻之,板存高标山下清虚宫三清殿,嘉定教授董承熙,邑人李嘉秀撰序。”裒(读音“剖”),聚的意思。李氏指李涵虚。汪锡龄收集资料编辑《三丰全集》(也写作《张三丰全集》),后刘卓庵增补,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李涵虚补充重编,出资刻印,民国时刻板尚存,今已散佚。笔者买到的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三丰全集》,封面上明确印着“清李涵虚编”,序言实际上是汪锡龄、董承熙、李嘉秀和李涵虚四人四篇。

这是一部有关张三丰生平、道论、诗词和杂谈的总集,主要阐述张三丰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其以道为体,儒释为用,认为“道”乃三教最高原则,“理综三教,知三教之同此一道也。”“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道离此道不成仙。”同时介绍张三丰的内丹修炼法,云“顺其清静自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则不觉恍然阳生,达到养生延年益寿的效应。

宋代道教开始式微,明清更加衰落,汪锡龄、李涵虚想通过编辑出版《三丰全集》振兴之。虽然这一愿望没能实现,但这本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之一,其煌煌神旨、浩浩玄秘能够流传至今,得力于隐居乐山的汪锡龄和乐山人李涵虚的心血。

新闻推荐

跨年 游乐山

本报讯(实习生陈翔川记者李昕锋)昨(1)日是今年元旦小长假的最后一天,记者从市旅体委了解到,小长假3天时间,乐山市累计接待游客70.9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336.2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39%和15.54%。其...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峨眉山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张三丰与乐山(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