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扬雄到过犍为县没有?
扬雄到过犍为县没有?历来是有争议的。一些人并未经过认真的考证就断言没有到过犍为,理由是历来没有文字记载。
其实,这种结论比较武断——正如没有任何一本书记载李白到过犍为县,但是根据其《峨眉山月歌》一诗我们就可以考证出李白确实到过犍为县一样,我们可以判断出扬雄到过犍为县。
首先,犍为县的地域在汉代属犍为郡南安县(治今乐山市市中区)。它位于岷江干流,众所周知的是,岷江就是成都出发到湖北的必经之地。在明代徐霞客之前,岷江一直被人们视为长江的正流。
其次,我们通过其《蜀都赋》可以考证出。其关键词是“五屼山”。
五屼山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山,早在西汉时它就出名了,在扬雄著名的代表作《蜀都赋》里就有它的名字:
“五屼参差,湔山岩岩。”
在西晋的左思(字太冲)《蜀都赋》也载:
“出彭门之阙,驰九折之阪。经三峡之峥嵘,蹑五屼之蹇浐(行走困难)。”
刘逵注:“五屼,山名也,一山有五重,在越嶲,当犍为南安县之南也。”对此“屼”字,《汉语大字典》解释为“高耸、直立貌。”
但是,后世的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和宋代《太平寰宇记》均不载。这五屼山在哪里也就成了一个谜。明嘉靖、万历二《四川总志》也不载。
笔者曾经在《三江都市报》发表过一篇《五屼山在哪里?》的文章,认为是在今天沐川县的五指山。为什么五屼山出名这么早?这与一代大儒扬雄的经历有关——扬雄早年曾经在乐山市中区、犍为县和屏山县一带隐居,根据古代的地方志等记载,市中区有子云洞,《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六《嘉定府》):“(乐山)扬雄山:在(嘉定)府治西。有洞深邃,子云隐居于此,遗像存焉。”又据乾隆《屏山县志》卷五《人物志》载:“汉,扬雄,字子云,成都人。初隐居犍为之子云山,又筑室于邑之沐川。”——试问,如果扬雄没有到过沐川县,何以知晓沐川县(或曰屏山县)有五屼山?从目前的扬雄的文章《蜀都赋》(第一手资料)看,扬雄既然写有“五屼山”,他应该是到过沐川县(或犍为县)的,隐居于此的说法于史有据,非徒传说——即其文和隐居地可以互证。明代蔡桢曾经诗乐山扬雄山云:“草玄今已矣,千载想仪型。”历代的达官贵人何其之多,能够有几人经得起历史长河的淘汰?至少,扬雄是名扬千古的大文学家,已经写入中国历史,这既是他的光荣,连犍为县也是跟着“西蜀子云亭”沾光。至今人们称道犍为县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就是自扬雄开始。犍为县的老百姓感谢扬雄,因而处处以其字“子云”命名,如子云山、子云洞、子云滩、子云书院,这正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新闻推荐
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 乐山59岁“光脚选手”带伤跑完全程
乐山部分参赛选手何非供图三江都市报讯(记者张波)昨(8)日,2015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环邛海举行,男、女全程前三名全部被来自非洲的选手包揽。乐山跑客、乐跑团、乐山跑...
犍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犍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