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上体育课,靖靖只能在一旁坐着“哪怕以后卖树子卖桌子,我们绝对不会放弃对娃娃的治疗!”在犍为县同兴乡艾村四组,全家已经背负10多万元债务的张荣光老人斩钉截铁地说道。张荣光老人的孙子靖靖今年10岁,在1岁左右时被诊断出患有β重型地中海贫血。8年以来,靖靖必须靠定期输血维持生命,花费很大。周围有人劝他的家人放弃医治靖靖,但他的家人总是流着泪坚定地摇头。
身患地中海贫血
他想正常地上体育课
14日,三江都市报记者来到犍为县同兴中心小学,靖靖所在的班级正在上体育课。操场上,打篮球、奔跑嬉戏的学生笑闹成一片,而靖靖却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操场旁看着大家。靖靖今年10岁,但个子看起来却像七八岁的孩子。因为并发症导致他肝脾水肿腹部肿胀,鼻梁也微微塌陷。
靖靖的班主任潘光凤告诉记者,靖靖今年读五年级,一年级入学时,学校就从上交的材料中了解到靖靖患有β重型地中海贫血,所以老师们对靖靖一直都很关注。“他是很听话、很懂事的男生,成绩也比较好。基于身体情况考虑,每次体育课集体训练时,学校都让他先在一旁休息,等自由活动时再让他自己选择荫凉的地方和同学做一些简单的活动。”
“我生病了,如果一直晒太阳或者做剧烈运动就会流鼻血。”靖靖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也比较了解,他告诉记者,他从记事开始就知道自己跟其他同龄的小伙伴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总是没什么精神,体力也不好,还常常流鼻血,每个月都会去成都的医院输血。
“输血不疼,但是每次会花三四天的时间,这样我学习的时间就少了,我想长大后当科学家。”靖靖说。
靖靖告诉记者,他最羡慕的是那些可以打篮球、踢足球的同学,他猜想应该很好玩。但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他从不敢轻易去尝试,只能玩玩溜溜球、简单的跳绳等活动。
看着大家快乐的玩耍,靖靖在一旁玩着自己的手指,眼神里充满羡慕,他低声对记者说:“好想跟大家一起上体育课,不知道以后可不可以。”
为给孙子筹措医药费
爷爷55岁开始外出打工
靖靖家在距离犍为县城大约三十公里的山上,屋子的墙是传统老旧的黄色土墙,其中一堵已经裂开,有条约一米长、两指宽的裂缝。家中只有靖靖的爷爷、奶奶和靖靖6岁的弟弟。
一谈起靖靖的病,爷爷张荣光就忍不住哭了,他用年轻时受过伤只有四只手指的右手不停地抹泪,但皱纹满面的脸上,眼泪一直止不住流下来。“爷爷,你不要哭。”靖靖见了,赶紧拿来纸巾给爷爷擦泪。
张荣光告诉记者,8年多前,靖靖确诊患有β重型地中海贫血。“看到诊断书,他爸妈当时就昏倒了。晓得这个病有好严重,需要很多钱时,家里讨论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无论我孙儿最后能不能治好,我们也要尽力挣钱救他。”从此,靖靖的父母和当时已经55岁的张荣光便开始外出打工。为了照顾家中,张荣光没有和他的儿子、儿媳一起去外省,而是一直在成都的建筑工地上打工。
在建筑工地上,五六十岁的张荣光比很多年轻工人都拼,争着抢着加班。“建筑工地上的老板知道我家的情况,他们愿意多给我安排班次,这样我就可以白天晚上连着上班,多挣几十块钱。”谈起自己的辛苦,张荣光显得很平静。
最多的一次,张荣光在搅拌机前连续工作了50多个小时,有次还因为劳累和中暑昏倒在工地上。直到去年因为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类风湿等问题,身体难以负荷工地上高强度的工作,他才回到了老家。
前路漫漫
家人决不放弃
靖靖在贵州打工的父母,为了节约回家的路费,总是两三年才回家一次。记者电话联系上了靖靖的父亲张华东,他告诉记者:“靖靖现在每个月输血、检查、吃药就要花四五千块钱,我们只能不停地工作。几年前我们给靖靖生了个弟弟,可惜骨髓配对没有成功。现在就只能规范治疗,等有合适的造血干细胞再做移植,或者等基因治疗。不过费用……即使我们这样拼命挣钱,也仍然是笔天文数字。”
“周围有些人说我孙儿的病是‘无底洞\’,让我们不要那么辛苦挣钱,放弃医治靖靖。但我们怎么可能放弃?这是一条命啊。哪怕以后卖树子、卖桌子,我们也绝对不会放弃对娃娃的治疗!”张荣光握紧拳头用力地捶了捶自己的大腿。
记者 徐祎 文/图
新闻推荐
一市民向市长热线反映:犍为县城区梧阴街上有两家洗车场长期占用人行道洗车,严重影响群众出行,附近居民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但每次执法队员一离开,洗车场工作人员就依旧占道洗车。犍为县人民政...
犍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犍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