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犍为新闻 > 正文

唯留艺德照人间

来源:乐山日报 2016-03-19 18:56   https://www.yybnet.net/

2013年,杨天开(左)为本报“三江周末”题字(资料图片)杨天开书法作品■ 本报记者  谭大联  张清  文/图

杨天开,号羊五,清白斋主,1924年5月出生于犍为县。1944年,杨天开由四川大学机械专业投笔从戎,参加青年军,随即作为中国远征军出国,驻扎于印度蓝姆伽(后又到孟加拉湾),抗战胜利后归国。杨天开毕生研习书法,生前为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草书研究会理事兼草研会乐山分会会长、乐山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嘉州画院顾问、五通桥诗书画院副院长。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有关艺术机构和人员收藏。

他博学多闻、爱好广泛,他淡泊名利、执着于艺术,他严谨治学,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人,他就是乐山著名书法家杨天开。2016年3月9日,杨天开因病医治无效,在乐山市中医医院去世,享年92岁。人们在追思杨天开的同时,更需要对他的书法艺术和高贵品质进行传承。

书法造诣:

五体皆擅 功力深厚

杨天开是乐山、四川公认的书法家。其功力之深厚,有目共睹。中国书法经过四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篆、隶、真(楷)、行、草五种字体。一些书法家,往往专精于某一两种体闻名于世。杨天开却不同,他是五体皆擅,而且各体都有他的个人风格,其书法艺术风格气势恢宏,颇具阳刚之气,耐人寻味。在书法创作中,他还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书写成书论,与人交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杨天开的书法作品逐渐进入社会,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许多机关学校、厂矿企业纷纷请他题写匾牌、店招。随着时代的进步,书画进入收藏领域和寻常百姓家,杨天开的书法作品也被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和家庭所青睐。许多作品参加展出和被有关博物馆收藏,有的作品作为礼物,远涉重洋,增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近年来,杨天开的作品深得书界同行首肯,誉为“功力深厚”、“结体奇诡”、“章法多变”,且“用笔提按使转,摇曳多姿。”业内为其出版的《杨天开书法选集》《杨天开作品集》《杨天开辛卯书集》,印刷精美,内收老先生书法代表作品,包括对联、屏条、中堂、单条、扇面、斗方、横披等传统幅式,字体则包括篆、隶、真(楷)、行、草五种字体。作品集既为杨天开艺术人生作了总结,也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到其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

如今,在乐山的大街小巷,旅游景区,碑刻、题词上,都不鲜见杨天开的书法痕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张亨山评价:“老先生把书法这门艺术融入生命,艺术造诣颇深,是乐山成就很高的一名书法家。他对乐山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作品既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也深受群众的喜欢,乐山的‘粉丝\’很多。”

坎坷人生:

笔耕不辍 寄情于书

杨天开生于犍为,寓居五通桥数十年,后迁至乐山城区青果山居住。一生当过兵、教过书,有着少年英发、中遭屯蹇,晚得安宁的坎坷经历。

熟悉杨天开的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嘉州画院画师、五通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袁伦权介绍,老先生早年萍踪浪迹,生活拮据。他早年练字,多是在报纸上练习,后来条件稍微好点,就在毛边纸上练。老先生是一个勤奋的人,他常常自嘲:“人生得笨,只能用一个‘勤\’字来弥补。笨鸟先飞嘛!”以前住低矮平房的时候,每天天明就开始练字,一直要写到10点过才吃早饭。以笔抒怀,练功力于斗室,废纸成捆,退笔成冢。于是,一个名之于世的书法家,终在辛勤的汗水里,成缸的墨汁中,浸泡出来。即便到后来功夫精到,他仍然每天练字不辍。

杨天开又是博学多才之人。“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对艺术、对文化、对社会上的一切事物都感兴趣,很前卫的一个人。”杨天开的侄孙杨健介绍,老先生博览群书,晚上睡觉之前必须看书,涉猎的范围非常广,除了书法,还对医学、建筑、音乐、绘画、文学、戏剧等各个方面都有研究,给我们做了榜样。人必须要不断地摄入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这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找到其博学多闻的影子。老先生兴趣爱好广泛,喜欢跳舞,伦巴、探戈、迪斯科,无一不会,还喜欢唱戏,听京剧。

“他的作风雷厉风行,特别是对书法艺术,执着地追求。”杨天开侄儿王维璜介绍,老先生对各地各类画展都积极参加,书法作品全球飞,包括日本、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地都流传有他的作品。在老先生的影响下,王维璜也爱好上了书法,并常与他探讨,向他请教。

“他对人很好,谦和,平易近人。”照顾杨天开晚年饮食起居的肖婆婆谈道,“他的生活很简单,要求一点也不高,过着平淡的生活。他没有子女,但是又有很多儿女,每年生日、逢年过节,都有很多人来与他团聚。追悼会上,有很多人为他送行,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

德艺双馨:

精神永存 激励后学

乐山多名书画界人士与杨天开生前均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老先生对书法创作的追求以及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大家。

“跟他学习,教会了我很多人生哲理。虽然我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我准备继续收集他一些尚未面世的作品为他做一本集子。”杨天开的弟子、生前好友梁德礼介绍,老先生对艺术界的后生一直都在倾情帮助。在老人生活还比较艰难的时期,就扶持过贫困学生,以后经济转好,除了每个月扶持几个学生外,他还出钱搞过慈善活动。在艺术交流切磋中,杨天开喜欢与人“纸上见功夫”,可以一口气写二三十张。2016“嘉州大庙会”那醒目的五个题字,就是他的绝笔。

“我20多岁便与先生相识,得到过他的无数帮助和提点。”嘉州画院院长余龙介绍,早年老先生与嘉州画派的元老们一同创作。2010年嘉州画院重组,杨天开担任嘉州画院顾问。嘉州画派日益壮大,与杨天开多年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在画院每年举行的年展中,老人虽年迈,但也始终积极参与,不断创作作品用于展出,还协助画院举行各类展览,做出了很大贡献。

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嘉州画院副秘书长胡鉴与杨天开关系密切。“我父亲跟老先生是战友,从父亲那辈的友谊一直延续到我这里。40多年的相处,老先生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胡鉴告诉记者,杨天开对待书法界后辈就像对自己的子女,十分亲切。“老先生不仅在书法艺术的追求上孜孜不倦,对我们后辈待人接物、艺术修养也十分关心,常常亲身指导,让我对艺术有着更深的理解。”胡鉴说,杨天开一生最爱的就是传统文化,不仅对传统书法颇有研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很上心。胡鉴曾经在乐山青少年宫教学生书法,杨天开虽年迈,但多次亲临课堂给予指导,不仅与学生们详谈书法理论,也毫不吝啬道出自己的书法技巧。

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张亨山告诉记者,“杨天开一生对书法事业执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学习和尊重。他具有文化人的风骨,一辈子为人正直,虚怀若谷、淡泊名利。在对后学的帮助中,不讲任何报酬,有求必应,这种精神和人生态度对乐山书画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新闻推荐

结对帮扶 新开村有了便民桥

新开村村民从新桥上走过■黄未文/图3月23日,犍为县龙孔镇新开村1组。新修的便民桥上,村民张从义骑着摩托车快速稳健通过。笔者看到,新桥桥墩高出水面2米,宽4米,长约6米,通过桥两头道路,连接...

犍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犍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唯留艺德照人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