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马边新闻 > 正文

火把节打响品牌 催热马边文旅产业

来源:乐山日报 2016-07-30 18:46   https://www.yybnet.net/

美丽的阿咪子精彩的彝族歌舞烟峰彝绣工作室彝族摔跤赛■本报记者 曾文 文/图

7月28日至30日,2016四川·小凉山(马边)首届彝族火把节在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镇彝家新寨广场举行,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马边。

这是一场关于“火”的盛大狂欢。开幕式后,文艺展演、风情展览、美食推广、风物展销、成果展示五大活动迅速展开。

这是一次马边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俗文化、彝族摔跤赛、选美大赛、歌舞表演、刺绣、银器、饮食……纷纷讲述着这里的文化内涵与悠久历史。

这是一次文旅融合的有益尝试。彝家新寨风貌、文化旅游项目……整合资源,集中展示,打造品牌。

马边的彝汉儿女以开放、包容的精气神,向四方游客展示彝区新风貌,以炙热的目光欢迎八方来宾,感受她多彩的文化之光。

千年彝风传古韵

地处祖国西南小凉山麓的马边,有21万彝、汉、苗等各族群众,遍布在2383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中。

目前,马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24项,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各民族民间文化有8大类40余种,其中最富魅力的便是纷繁厚重的彝族文化。

在该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陈远看来,彝族文化的精髓是以彝族祈福、祭祀、经诵为主的毕摩文化和以山歌、情歌、传说、民俗为主的平民文化。“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守望者和传播者。他们口耳相传的彝族经书,便是彝族人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奋斗历程。”

千年的历史繁衍,也造就了马边彝族众多神话和传说,其中最具代表性并有彝文记录的是从史诗《勒俄特依》中反映出的神话。

此外,马边彝族音乐丰富多彩,歌曲、舞蹈、器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彝族民歌《阿惹妞妞》、彝族年《库斯牛牛》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而民间美术在原始自然宗教中保留了很多与美术相关的传统技艺,如毕摩祭祀画、经卷画、木板画、泥塑等,马边籍画家郑华以彝族100个历史人物为蓝本,画出彝族千年历史,已出版成书《昨天的记忆》,代表作有《乌茨里娜》《目毕史祖》。

彝族刺绣、纺织等民间工艺也成为马边民族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

两年一届的彝族民间传统摔跤赛“姆河达斯”,更是成为了马边的一张文化名片。

生态马边美如画

马边首届彝族火把节的举办,为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烟峰镇再添人气。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享受自然山水,一睹彝家新寨风情。“大山里头居然隐藏了这么富有彝族特色的地方,火把节的氛围也很好,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从成都赶来参加火把节的钟女士激动地说。

当然,除了彝家新寨的建设,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还造就了马边一系列自然风光。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在1000米至4000米,森林覆盖率达95%,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步入其间,可观赏到猴子、锦鸡、大熊猫、岩羊等珍稀动物。大风顶山脊有高山草甸数十万亩,鲜花铺满山坡,常有珍稀动物出没其间。这里也是观云海、日出的理想之地。

大风顶上珍稀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中国鸽子树”——珙桐,沿着大风顶的山腰绵延万亩。花开季节,花瓣随风摇曳,格外清新淡雅。

万担坪大峡谷位于马边河上游,全长6公里。峡谷绝壁千仞,悬崖万丈,谷底怪石嶙峋,潭瀑相连。大峡谷内藏有丰富的银矿,民间流行着这样的说法:“打开万担坪,世上无穷人。”

黄连山以山峰、数万亩天然林和人工林植被为主景,以清幽、秀美为特色,古木参天,成为人们盛夏避暑的好去处。

穿牛鼻,植被繁茂,保存完好,峰峰相倚,刀削斧劈,有“川西桂林”之美誉。

公式坝古镇的吊脚楼、石板路以及三国古战场“石丈空”遗址和石刻,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佐证。

文旅融合展新颜

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打开了马边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天地。

马边文化产业从规划入手,依托顶层设计,一项项文旅发展举措逐步落地。立足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三大特色,有效整合境内特色魅力乡镇、精品旅游村寨、彝家新寨,将景区景点和特色集镇、村寨有效连接。其中,三条彝乡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走廊线路,搭建起该县文旅产业发展的骨架。

第一是入境主要通道景观带。进入马边县境,可见道路两旁“阿依美格”、彝族年、神奇的“毕摩”、“苏尼”文化,以及“热布”、“扎布”等彝族文化符号营造的民族氛围。

第二为苏坝、大院子、大风顶彝族风情文化走廊带。这里向世人展示了马边民间技艺 “上刀山”、“下火海”等。游客也能感受到彝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饮食文化。

第三为荍坝古镇及三国古战场遗址、民主乡自然生态及苗族风情文化走廊带。游客可在这里了解历史,体验苗家自然生态及民族风情。

在发展彝乡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走廊过程中,该县创新思路,倾力打造“生态、遗产、文化”等资源品牌,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培育本土文化企业,深入挖掘彝族刺绣、彝族银饰、苗族服饰等地方手工文化,树立标识性品牌。借助“互联网+”工程,不断创新,让藏在深山的文化走出“夔门”,面向世界。

文旅经济结硕果

利用好文化优势,打造彝乡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走廊,是马边文化建设中的重点、亮点。

2015年,马边先后于“五一”、端午节期间,在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烟峰彝家新寨举行了两次“乡村旅游实验暨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吸引县内外游客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200万元。

紧接着,马边将市级非遗文化“小凉山苗族花山节”,举办了四届的“姆河达斯”摔跤节,以及 “乡村旅游实验暨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全面包装,升级推出——首届“印象·苗岭”苗寨花山节、首届“姆河达斯”文化旅游节、首届“烟峰旅游文化节”。

在首届“姆河达斯”文化旅游节举办的两天时间里,除了有民间传统摔跤“姆河达斯”重头戏外,马边还精心打造“千年彝风,神韵马边”主题民族特色文艺晚会,惊艳靓丽的文旅图片展示、神秘梦幻的非遗民俗文化展演、绿色生态的马边土特产展销等,让马边文旅经济赢得了掌声。

在烟峰彝家新寨举办的“烟峰旅游文化节”中,开展了民俗文化演绎与展示、旅游文化展销会两个旅游活动项目。当季接待旅客 2.1 万人,实现旅游收入 500 余万元。

据了解,2015 年马边旅游综合收入达 5.34 亿元,同比增长 29%;接待游客101万人次,同比增长21%。首届彝族火把节更是吸引了当地群众与各地游客的积极参与,仅开幕式就有超过3000人参加。而彝族刺绣、彝族银饰、当地土特产、民族文化等文旅名片也随着节日的火热气氛,受到各地游客青睐。

此时,彝家儿女的歌声依然在小凉山深处回荡,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文旅地域品牌正在小凉山崛起。

新闻推荐

乐山供电公司牵线马边五马村劳务输出

3月1日,距离马边彝族自治县城60多公里的永红乡政府的会议室内比往常热闹了许多,一场为五马村群众举行的劳务输出供需见面会正在进行。在国网乐山供电公司对口帮扶的五马村,这种主动介入、面对面进行...

马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马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火把节打响品牌 催热马边文旅产业)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