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江帆本报记者吴璟文/图
近日,一幅长5.75米、宽0.53米的十字绣巨作——《清明上河图》在乐山“问世”。这是乐山五通桥城区68岁大爷余正元耗时两年完成的。看着周围的邻居对自己的作品赞不绝口,余正元笑得合不拢嘴。
这幅 《清明上河图》绣品平铺展开,比6人座的餐桌还要大,但处处见精细,整幅绣品针脚细密、线条有劲、颜色鲜艳,即使反面也是一幅精美的作品。画面中不但细腻地绘制了桥梁、车辆、房屋等内容,光人物就达550多个。
余大爷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曾在部队工作和生活,用过针线,十字绣就派上了用场。虽然女红常被认为是女性的专长,但在家人刺绣的启发下,他萌生了绣一幅大图的想法。于是,他买来针线和刺绣模板,仅线的颜色就有78种。
为了完成这幅作品,余大爷每天一吃过早餐,就坐在卧室窗前,摆上案板过“绣瘾”。除非外出,他每天白天要绣5个多小时,晚上一边“听”电视一边绣。
“最难的是绣桥上的人物和景物。桥上的人物多,颜色也相当多。图中的人物很小,我有时只能半针半针地绣,一个格常常要绣两三种颜色。”余大爷说,在绣的过程中,还要时刻注意线号、图纸、布的格子等细节,拉线要均匀,起针与收线平整。“绣品不仅要正面绣得十分规矩,背面针线也很整齐。绣错一针,我也要重来。”
“他做什么都很踏实,而且一定要做好。”妻子张世凤说,她记得老伴最长一次从早上7点做到晚上7点,非常投入。“整幅十字绣,一针一线都是他一个人独立完成的。”
对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来说,长时间绣十字绣并非易事。时间一长,余正元的眼睛和颈椎都有些受不了。余正元也曾想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新闻推荐
3月23日,记者从乐山市市中区公安分局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新闻发布会获悉,自今年3月1日至8月31日,市中区公安分局将在全区范围内重点打击商贸、侵犯知识产权、假币、涉税、涉众型等六类经济...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