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乐山新闻 > 正文

智慧的考量 ——高温预警下的冷观察(二)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5-30 08:5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董彦

5月26日凌晨的一场雨,为酷热的攀枝花送来短暂的清凉。58岁的炳三区某小区保安老田站在门岗里露出一丝笑意。保安做了5年,老田今年第一次拿到了“高温费”,但为什么今年有,往年却无,老田也说不清楚。

像老田一样,不少市民发出这样的疑问:哪些行业可享受高温津贴?多高温度可以停工停课?“高温作业”是否该给予补贴?公共汽车上空调何时开?预警机制是否健全?……一场高温,“考”问着全民的“高温权利”。

为此,记者相继采访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

直击:高温露天作业无补贴

5月23日下午2点30分,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市区一房地产项目施工现场,沈师傅穿着背心、戴着安全帽正用手推车来回运送砖块,并不时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抹着汗水。“这个天工地上太热了,戴上安全帽感觉脑袋都要蒸熟了。”

问及高温作业下的待遇时,老沈一脸无奈:“从乐山来攀打工已6年了,从没拿到过高温补贴。只有公司和工会发一些降温防暑用品。”老沈边说边从裤袋中拿出板蓝根和清凉油。

与老沈相比,快递员张师傅待遇略好。这几天公司给他们每人发了100元的高温补助,这是他干了4年快递拿到的第一笔高温补助。“听说,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单位要给职工发放高温津贴,但前些年从来就没拿到过。”张师傅说,快递行业是多劳多得,公司不发高温补助,他们也不敢讨。

这家快递公司负责人坦言,“因为价格竞争激烈,目前快递公司的利润微薄。发补贴意味着增加成本,再说法规也没有规定第三产业要实行高温津贴和标准。”

记者通过网络,在攀枝花市政府信息公开网上查到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四川省2007年高温补贴标准,出台的《攀枝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实施高温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摄氏度以下的(不含33摄氏度),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不得低于10元。

《通知》已执行5年,但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有的人没听过高温补贴,有的听过却没拿过,有的拿到了却又拿少了。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人员介绍,执行中,用人单位大多按照每人每天6—8元的补贴标准发放。

记者在采访中多次询问露天作业的人员,为什么不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的回答是:“知道有高温津贴的政策有啥用,老板不发难道我们还能炒了他?”

政策缺失 维权部门很尴尬

据了解,1960年7月1日,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了《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这是目前惟一一部针对高温酷暑条件下的条例。《办法》只是一个部颁规章,而不是国务院出台的行政法规,一“暂行”就是52年。

该《办法》适用于工业、交通运输业及基本建设工地的高温作业和炎热季节的露天作业。《办法》中列举了防暑降温的相关技术措施、保障措施、组织措施,但却没有规定室外最高温度达到多少摄氏度时,露天作业人员可以休息或轮岗、工人应该享受哪些高温津贴等内容。

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攀枝花市高温作业均参照这一标准执行。  

“一旦出现此类高温补贴投诉,劳动部门和工会往往只能依据1960年出台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坦言。在这个条例中,高温作业仅指“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搪瓷、玻璃、砖瓦等工业的窑炉车间;火力发电厂和锅炉房等非露天作业”。而对处在炙热的太阳底下的露天作业仅是这样规定:“夏季露天作业工人和农民,应使用宽边草帽或斗笠和白色宽大的服装。对高温作业者和夏季露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合符卫生要求的饮料、含盐饮料。夏季田间作业,应在适当地点建立男女分设的简便厕所。”如今,此条例显然难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利。

另外,《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涉及高温劳动保护的规定又比较模糊、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我们只能作为一般的劳动纠纷去调解,尽可能保护劳动者权益,可是法律规范不具体,我们常感到‘力不从心\’。”该负责人说,由于高温保护缺乏强制执行的依据,劳动者的高温维权相当脆弱。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工作人员说,尽管有关部门对“夏季防暑降温费”有明文规定,但由于该项规定不是强制性规定,只是为企业发放高温补贴提供一种参考和借鉴。因此,各个企业执行情况也参差不齐,尤其在一些私营企业,给不给劳动者基本高温劳动保障权益,全凭企业主的良心。

决策:跳出高温论高温

眼下,高温立法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由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修订并起草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现已结束意见征集。征求意见稿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对“高温天气”进行了界定——日最高气温35摄氏度以上天气,并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中暑的,可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并将适用范围从原来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及基本建设工地的高温作业和炎热季节的露天作业,以及田间作业”,扩大到所有“在高温作业及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

攀枝花属南亚热带气候,夏季长,气温与素有“火炉”之称的重庆、武汉、南京不相上下。然而,在防暑降温方面,我们却缺失更加人性化的政策。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攀枝花市防暑降温政策均参照国家和省上的统一标准执行。

相较与其他城市,与攀枝花市同属山地城市的重庆已于2007年出台了《重庆市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长沙、南京等城市也有不成文的规定,当地气温达到40摄氏度以上时,劳动者不用上班,39摄氏度时只上半天班。

我们能不能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市教育局5月25日出台了《攀枝花市教育局极端高温天气应急预案》。预案指出,市气象部门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后,经县(区)政府(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经市教育局)批准后,中小学校可在高温时段作出停课或放假的决定。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攀枝花市高温劳动补贴标准将有所提高。

攀枝花已连续四年干旱,高温作为一种热灾,已成为一种城市病,关系到劳动者基本权益与幸福。在热岛效应频现的今天,高温立法俨然已是一个民生命题。

相关人士称,对于幸福攀枝花的建设来说,高温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也凸显着百姓的民生。政府应跳出就高温论高温的思维,面对热灾的危害性,从建筑节能、城市色彩、环保、措施等各个方面,打主动牌,下先手棋,构建一整套城市热灾应急管理体系,让高温防护进入一种常态化,同时也确保市民共享高温权利。

新闻推荐

乐山老年书画家来攀过冬

本报讯(林志华文/图)日前,地处西区蓝湖森林公园的青瓦台大院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茶楼一角,每天总有人舞笔弄墨,一幅幅丹青书法挂满了茶楼。原来,来自乐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的书画家们入住这里,享受攀...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莫言的四川缘2012-10-15 08:01
猜你喜欢:
评论:(智慧的考量 ——高温预警下的冷观察(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