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继华 何维佳本报记者 刘若辰
2012年4月,乐山市五通桥绿意盎然,延安市延川县乍暖还寒,文化产业将两个相距千里之外的城市系在一起——五通桥区民间艺术大师杨玉冰的根书艺术延安基地建成,杨玉冰用延安本土极具生命力的枣木,创作根书艺术精品,拓展根书艺术新空间,为红色旅游基地增添了新的文化元素。
根书,这种独特的艺术样式,正逐渐被市场认可,从“深闺”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老树根抽枝萌芽
根书,是利用具有一定天然美的根材,在传统根艺的基础上,按照传统书法的用笔,创作出各种字体的汉字书法作品,既有根艺的艺术特色,又有书法的规范。
作为“根书第一人”的杨玉冰是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镇人,从小就对根艺感兴趣。1985年,他的根雕作品“睡美人”在乐山获奖,从而受到鼓舞,并放弃教书生涯,潜心根艺创作。一次,一名新加坡游客花500美元买走了他创作的一幅《春耕图》,市场需求使杨玉冰想到了创新——能否把台式的立体摆件平面化?如何能把根艺像一幅字、一幅画那样挂到墙上?
经过上千次的比选,极富韧性和艺术美感的高山杜鹃树根进入他的“法眼”。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杨玉冰将我国传统根雕技艺与笔墨书法融为一体,创作出了集唯一性、观赏性、艺术性和收藏性为一体的艺术珍品——中国根书。他既坚守了传统,又巧妙地融入了新的元素,在根艺界独树一帜,被社会各界称道,先后荣获中国乡土艺术大师、中国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国根艺美术大师等称号。
从“深闺”走向市场
杨玉冰及其团队在国内外的文化交流中逐渐认识到,根书艺术虽美,但是也需要市场的检验——随着根书在市场的知名度和消费者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根书价格从最初数百元,到现在拍卖价格超过3.8万元。
2009年,北京根石家国礼文化中心成立,标志着杨玉冰根书艺术在文化产业化道路上的探索获得成功。
2010年,杨玉冰在乐山市五通桥区成立根石家艺术中心、根石家艺术馆,从此,由西坝古镇走出去的杨玉冰又将高端的文化艺术理念和国内外文化市场引到山水小城五通桥,尼日利亚、牙买加、利比里亚、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代表,国内艺术界名人、文化企业的代表纷至沓来。
2011年5月18日,集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与交流于一体的四川根石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五通桥区菩提山的根石家博览园项目以杨玉冰的根书艺术为主题,打造集多元文化于一体的新型文化产业园区。杨玉冰根书艺术已逐渐摆脱羁绊,在产业化、市场化道路上一路前行。
2012年5月18日,杨玉冰根书艺术将受邀参加5月18日至21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杨玉冰的根书还带来了更多的社会效益。制作根书需要大量的杜鹃树根,以前人们将树根当成柴火来烧,现在不少农民通过卖树根实现了增收,带动地方经济。
年内,以根书文化为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大型园林博物馆将动工建设。届时,中国根书文化高峰论坛将在五通桥隆重举行。根石家杨小燕女士介绍,根书艺术的魅力不仅具有增值性,同时以其唯一性延伸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清茂记者李丹)5月17日,记者从乐山市交警支队获悉,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实施以来,截至2012年4月30日,乐山市交警共查获酒后驾驶348起、醉驾83起,醉酒者全部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一年...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