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下派干部的“群众工作经”——
□本报记者 庞莹
从抓条块的省级机关到工作内容具体而又繁琐的边远县乡,变换的不只是时间和空间,更是挂职干部的思维和心态。
8月16日,一场特殊的报告会在省纪委监察厅举行,3名挂职基层的干部给台下的200多名机关干部传授“群众工作经”: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干部端着,很多事情要亲力亲为、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才能找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成为群众的“知心人”。
吼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省纪委监察厅审理室副处级纪检监察员李冬,去年8月下派到乐山市马边县任县委常委、副县长。“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官。”在下派中,李冬始终用“吼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来激励自己。
省纪委监察厅帮扶马边的下派小组每半月召集1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定点扶贫工作,联系协调省国土资源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等省级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落实土地指标、项目资金,利用私人关系联系助学捐款。李冬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助马边县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确保土地指标、项目资金顺利落地。
省纪委监察厅派驻省农业厅纪检组监察室郑燕,下派到马边县荍坝乡任乡党委副书记、春林村第一书记。她去年协助完成100户彝家新寨建设,其中聚居点43户彝汉群众于去年春节前后喜迁新居。
每次来到彝家新寨,村民都会热情地跟郑燕打招呼,有什么困难会直接跟她说。“群众信任是无价的。”郑燕感触颇多,“我学到很多书本上、机关里学不到的知识。我将把挂职锻炼学到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充分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真心为民才有威信
省纪委监察厅招监室的冯壮志下派到马边县担任民主乡党委副书记、光华村第一书记。从省厅机关干部到“村官”,冯壮志下派之初首先要做的就是“转换角色”。光华村彝族群众吉折年多是退伍军人,60多岁,因担心优抚被取消,多次询问经办人员仍不放心,又找冯壮志反映。冯壮志直接去县民政局了解情况,明确告知他可继续享受优抚,且待遇从去年底每月提高35元,请他查询。一周后,他再次反映折子上没有钱,经了解是他拿错了折子,冯壮志又将发放优抚的开户行、账号发给吉折和他的儿子。拿到优抚款,吉折逢人就夸冯壮志是个好小伙。
“村民很纯朴,只要你帮他做点事,哪怕再小,他都会从心底感激。”冯壮志总结,群众的很多事情往往不大,但情况复杂、种类繁多、琐碎,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责任心和耐心,真心实意为民办事,在基层才有威信。
新闻推荐
国道213线、省道104线五通桥城区过境公路工程项目BT招商公告
国道213线、省道104线五通桥城区过境公路工程项目,已经乐山市发改委(乐发改基〔2012〕874号)批准建设。受五通桥区政府委托,乐山市五通桥区顺达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公开招商。一、招商人乐...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