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艺节冷观察(下)
低至20元的惠民票价,能看文华奖参演剧目、免费观看“群星奖”决赛……
刚刚落幕的十艺节用多种多样的惠民活动践行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10月12日至15日,记者在青岛采访十日艺节期间发现,青岛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手段和方式上,让人眼前一亮。
□本报记者 张良娟
【现场探访】
借用网络,让惠民信息跑在最前面
10月13日,十艺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第十六届群星奖决赛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广场拉开帷幕。中午11点,来自全国的12支广场舞参赛队伍还在烈日下走台彩排,能容纳5000人的广场前,已经拥坐了上百名前来看热闹的市民。
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前,王琴和6岁大的女儿席地而坐,看得津津有味。“晚上演出的票早都发到我们手上了,但是我今天晚上有事情来不了,听说有彩排,就提前来看看。”一年前,王琴加入了青岛市城阳区文化馆的QQ群,有什么惠民演出和活动动态,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
除了QQ群,王琴和城阳区的居民还可以登录“文化超市”,选购自己喜欢的文艺节目。“想要看什么节目,点击鼠标加入购物车,就可以等着好戏上门了。”根据王琴的指点,记者上网登录“文化超市,欢乐城阳”的网站。“文化导购”、“产品陈列”、“文化套餐”、“自主配餐”、“在线订购”等多个板块,均可自由选购。仅2012年,“文化超市”共配送柳腔、茂腔、吕剧、曲艺专场、节庆演出、广场演出等惠民演出1000多场。
不仅如此,青岛还将在今年启动文化活动信息畅达工程,在全市主要媒体每月集中向市民预告文化活动项目。
【记者发问】
文化惠民,能否更贴心?
在四川,无论是省文化馆,还是各市州文化馆也都有多种多样的惠民活动。老百姓通过什么渠道能获得惠民信息呢?记者先后以普通市民身份致电四川省文化馆、成都市文化馆。
一问:文化惠民信息哪里看?
拨通四川省文化馆的电话,记者询问周末有什么活动,在哪里可以获取信息。工作人员不耐烦地回答:“不知道,你自己去网上看。”挂了电话,登录省文化馆的网站,仅有的两项服务栏目是“群文培训”和“艺术考级”,点开之后却只有《四川省文化馆阵地培训班一览表》和报名咨询电话,见不到惠民活动信息。
记者又拨通成都市文化馆的电话,工作人员在问清楚记者所处位置后,告诉了记者周末百姓故事会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内容可以登录网站查询。“如果想及时获取活动信息,可以关注成都市文化馆官方微博,我们也通过媒体发布重大文化活动的信息。”
二问:定制服务,四川有没有?
青岛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文化产品,四川有这样的“定制服务”吗?省文化馆副馆长吴灵峰告诉记者,四川省文化馆目前还没有提供定制服务。“按需提供产品和服务,这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趋势和方向。目前,成都市和绵阳、乐山等地正在进行尝试,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完善的体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成都市文化馆的市民艺术学校科目与班次都是根据群众的登记和反馈来安排,百姓故事会也会根据群众反馈的情况进行调整。“免费向群众文化队伍提供的场地,也是根据他们的需求提前预订。”
【记者观察】
服务百姓,应该变被动为主动
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实惠,绝不仅仅是建好场馆和多办惠民活动。公共文化服务是一张网络,除了硬件设施和活动之外,服务水平和能力如何,是老百姓能否满意的关键。
多元化的时代,老百姓可以选择的娱乐方式多种多样。如果惠民活动老百姓不知道或者不喜欢,不仅让惠民这两个字打折,同时变相成为一种资源浪费。文化惠民要更贴老百姓的心,相关部门不能只停留在完成“免费开放”这样的任务上,更应该主动作为,探索多样的服务方式和手段,让文化惠民真正惠及普通百姓。
新闻推荐
乐山大佛彰显“大智慧”——□本报记者刘星实习记者朱柳宇11月10日,重庆游客杨明来到乐山大佛游览,发现自己手机中有一条名为“ls-dafo”的无密码无线网络连接。连接网络后,一条16秒的宣传片开始介...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