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川 本报记者 王爽
9月,首届四川国际旅博会吸引了八方目光。会上,旅游商品作为一个重要元素,格外耀眼。
旅游商品,说小且大:纪念性、观赏性、艺术性、趣味性、知识性、独创性……旅游商品要众“性”齐全,既要满足商业流通要求,又要富含旅游休闲效果;既要小巧方便携带,又要体现一定情趣;既要唤起游客购买欲望,又要让承载的地域文化特色有消费价值。它兼具物质和精神属性,是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厚重的文化底蕴、精美的艺术制作和“走心”的时尚元素,均是旅游商品能否赢得市场“点赞”的关键。
如今,旅游业日趋智能化、精细化,旅游商品市场的繁荣与否,可以直接体现一个景区乃至一个地区文旅产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一方人文与政府对现代旅游的认知自觉。作为坐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及丰富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乐山市发现,在近年来的激烈竞争中,该市旅游商品市场发展程度已与其应有地位不相当。
如何补齐缺失短板?这个金秋,乐山首届旅游商品征集活动的火热举行,为旅游商品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众多旅游精品相继亮相,赚足目光,其中体现出的市民参与度、文化识别感、设计趣味性、市场反响力,令专家学者大呼惊喜。而接下来的旅博会,为有效引导这股市场力量提供了契机。记者认为,小商品要凸显大智慧,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源源不断的产业助推,需要由产品至产业的市场平台,需要不断吸纳社会各界的智慧与支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江芸涵)10月23日,乐山投资说明会暨重大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上,签约金额达549.75亿元。其中,7个文旅项目的金额占签约总金额的近一半。从签约项目的情况看,工业项目共17个、协议金额142.5亿元;服...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