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乐山新闻 > 正文

广场舞亦收亦要放

来源:四川日报 2014-12-08 11:3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爽

11月,全省首次大规模广场舞大赛在乐山举行,舞兴正酣的同时,再次引发人们关于广场舞的诸多思考。

广场舞又称坝坝舞,近年来,作为一种群众娱乐、健身方式遍及城市大街小巷。然而,坝坝舞带来的噪音扰民等问题不断引发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激烈冲突。

在城市,人口密集,市民聚居,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无不影响着旁人。作为社会人,在考量某一种行为存在合理性的同时,更多的则应考虑此举是否具有“损害他人利益”这种特质。记者认为,对广场舞的认识和规范上,这对矛盾体现得尤为突出。

乐山可谓有招。前不久,由该市城管局牵头,市文广新局、公安局、环保局、体育局与中心城区的多个街道办事处、社区代表及115个坝坝舞团体签订《乐山市中心城区坝坝舞公约》,规定开展坝坝舞锻炼应兼顾他人的正常生产、生活,有音乐伴奏的,夜间最晚9点要散场,这意味着乐山开始尝试用公约的形式,探索坝坝舞难题的解决之道。

此举意在“收”。记者认为,在广大农村地区,广场舞则应“放”。在乐山各地农村采访时发现,每当夜幕降临,不少村民就会赶到村上的文化站或广场,和乡亲一起跳起欢快的舞蹈,有的地方还请来城里舞蹈老师指导。近年来,农村群众的生活方式悄然改变,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文化生活仍相对缺乏,基于乡村地广人稀,跳舞不受场地、空间制约,不太影响他人休息等特点,广场舞是个有利补充。

这个现象既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也是农村传统文化习俗的延伸,还能体现农村群众健康、积极的精神面貌。对此,记者建议,广大基层党委、政府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以积极的态度引导、鼓励农民投入到文化活动中去。

新闻推荐

开家“电影院”,都有“票房”赚?

□本报记者常雄飞12月17日,记者走进位于成都春熙路的青年V幕,在这家开业半年的“电影院”看了场怀旧老片。让记者新奇的是,全程感觉不到传统电影院的“售票-入场-散场”流程,仿佛就是窝在家里看了场...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广场舞亦收亦要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