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运行近一月,每天接到要求服务电话仅十余个
2月7日,乐山市中区苏稽镇双红村69岁的易玉英拨通了“12349”服务热线。
“这次是请家政公司清理房间。”老人说,服务中心推荐了几家,她选择了一家并对其服务质量很满意。服务结束后,中心对老人做了服务满意度回访。
1月15日,乐山市“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投入运行,意在打造居家养老平台。试点运行近一个月,乐山市中心城区的7个街道和周边8个乡镇的5024名老人率先享受到服务。该平台计划2015年春节前面向社会推开。
然而,市民能否认可并选择呢?
□本报记者 刘若辰
有效对接 订制服务
只要出示一张“12349”服务卡,在乐山市区多个超市,都可以享受5%优惠。
家住市中区苏稽镇勤业村66岁的老人徐桂珍是最早一批申请入网的,服务中心开展的买药、挂号、紧急救助、购物专有折扣都让她满意。“过去养老主要关注传统的硬件投入,比如养老机构、养老床位等。但现实中,大多数老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该平台运营总监周成友说,健康养老产业的供求缺口越来越大,现有的投入方式、运作模式已显非常不足。
“12349”平台就是希望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市民养老需求与民政机构、社区服务的有效对接。通过一部专用手机,老人们就可以订制服务。现场工作人员周梦雅介绍,凡经申请入网的老人详细资料都将录入系统,入网老人拨打“12349”热线后,相关信息就会出现在呼叫中心的电脑屏幕上,接线员会在最短时间内开展服务。
一旦老人发生意外,只要按动手机上的“sos”键,手机将会自动发出警报声,同时向服务中心发送指令,中心工作人员会根据手机GPS定位技术查找到老人位置并查阅资料及时救援。
该平台还对接了1100多家服务商,覆盖医院、药店、超市、保洁、家电维修、送餐等各类生活服务,实现线上线下结合。
找准需求 细分市场
在乐山“12349”平台的办公室,有16部电话及多种设备,22名工作人员轮流值守。
该平台运行方式是“政府主导、民政监管、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1100多户商家是免费加盟。”周成友介绍,目前试点的5000多名老人都是市中区的低保、孤寡老人,由市中区为其“埋单”,下一步推向社会之后,就要由入网老人自费“埋单”,全年手机180元话费以及其他服务费共计399元。“我们计算过成本,只有入网老人数量达到2.5万人,才能维持平台运营的所有开支。”
事实上,平台自开通以来,每天接到电话近百个,但有效电话只有50个,真正提出服务要求的,每天也就十余个。能否大范围推广,对平台运营者与投资者而言,仍然是个未知数。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俊良认为,现在社会上提供的养老服务与内容缺乏创新,老人对养老机构的认可度不高,因此需要对老年人口的市场进行细分,找出老人真正需要什么。
这也是乐山“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需要破解的问题。“我们希望建立大社区、大平台,整合尽可能多的资源,满足多元化需求。”周成友说,2月10日,平台组织工作人员进社区送温暖,同时也让市民更多地了解养老服务平台。
新闻推荐
□薛剑﹙老家:四川夹江﹚“今年好久回来?是三十夜,还是大年初一?”每年年关将至,总会收到家乡大哥打来的电话。老家在乐山市的一个小县城,年年除夕夜,一家都要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如今在大城市生活,条件越来...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