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五通桥一化工企业发生盐酸泄漏事故
本报讯(记者 阮长安 刘宏顺)5月14日上午,本报民情热线接读者报料称,乐山市五通桥城区被酸雾笼罩,走路都要戴口罩。记者立即前往五通桥区探访,得知当地一化工企业发生盐酸泄漏事故,酸雾随风飘向城区。事发后,当地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截至当日中午,城区各监测站点大气中氯化氢检测数据均已正常。
记者抵达五通桥城区时,多名居民证实,早上8点多,城内被莫名白雾笼罩,这些雾带着酸味,刺激喉咙和眼鼻,出门都要戴着口罩。上午10点30分后,白雾逐渐消失。
记者从五通桥区应急办得到证实,昨日上午8点10分左右,四川和邦集团下属农科公司的双甘膦项目盐酸储罐管道,因阀门密封面破损造成少量盐酸泄漏。事故现场8点30分前处置完毕。
据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莫融介绍,盐酸泄漏事故发生后,厂方自查发现泄漏的盐酸大约1立方米。由于盐酸有挥发性,致使厂区周边部分区域短时有酸雾,不过很快消散,对周边人群和环境没有造成影响。
莫融说,危险化学品泄漏对社会影响很大,集团当天就开会研究决定撤换出事项目的厂长,集团另外选派技术骨干担任新厂长。
事故现场指挥长、五通桥区副区长王文波说,事故发生后,区应急办迅速组织环保、安监等部门到场处置。五通桥区环保局长朱斌称,环保检测人员手持快速检测设备,在事故现场4个监测点第一次检测中,均在空气中检出氯化氢,含量为0.04毫克/立方米;在事故现场下风方向300米处,氯化氢含量迅速降低为0.02毫克/立方米,均符合厂区日常排放标准。根据专家意见并综合各方信息,不启动疏散人群预案。
傍晚19时,记者拿到五通桥区环境监测站会同乐山市环境监测站出具的监测报告称,截至当日16点37分,五通桥区12个监测点空气中氯化氢检测值为零。监测站共设12个监测点,其中4个位于事故现场周边,8个位于五通桥城区。
事发后,当地从10点30分至15点,对事发地废水口共进行11次监测,PH监测值最低为6.77,最高为8.45。朱斌介绍,根据目前《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废水排放的PH值标准范围为6-9,事发地周边没有造成水污染。
新闻推荐
乐山发布《意见》深化政务公开本报讯(记者陈君)国企老总们要“晒”工资、城区优质学校要“晒”招生名额、慈善组织要“晒”财务报告……7月6日,《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