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乐山新闻 > 正文

笔作刀枪 每一幅画都是射向敌人的子弹

来源:四川日报 2015-08-14 09:47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按

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四川,在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不遗余力支援前线,抗战文化宣传活动同样如火如荼。“卢沟桥事变”之后,外地文化艺术界人士云集四川,和本地各界民众汇集成强大的宣传力量。美术、话剧、戏曲、音乐等各个领域同仇敌忾,在抗战硝烟中发出黄钟大吕般的怒吼与呐喊,唤醒了民族自觉,提振了民族精神,激励着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义无反顾地走向反抗侵略的战场。

矗立在成都人民公园东大门外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是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雕塑之一,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等人于抗战期间创作。1937年抗战爆发后,大后方四川涌入大批文艺界人士,刘开渠、徐悲鸿等外来美术家,和张漾兮、谢趣生等四川本土美术家一道,直面国难当头、存亡一线的现实,用刻刀和画笔发出艺术家的怒吼,唤起民众的抗敌激情。

川军士兵化身永久的纪念碑

短裤、绑腿、草鞋,手握步枪身背大刀、斗笠、背包,俯身跨步仰视前方作冲锋状……见过“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的人,无不为其蕴含的不屈意志打动。这尊享誉全国的雕塑,也正是全中国抗日英烈的真实写照。

1938年,雕塑家刘开渠辗转到达成都,在此塑造了川军将领王铭章、饶国华、李家钰等人物雕像。1943年,受时任成都市长余中英之邀,刘开渠开始为出川抗日将士塑像。经过层层选拔,外形高大俊朗、曾加入邓锡侯率领的第22集团军出川抗战的中士张朗轩被定为模特。

连续两个月,张朗轩每天背着枪、斗笠,挂着米袋、手榴弹,提着大刀,从督院街走到竹林巷骆公祠。刘开渠一边跟随观察,一边捏泥巴小样,寻找最有气势的瞬间,铜匠江万兴、工头朱木均也加入协作,由四川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民间传统铸铜技术翻砂成型,最终以坩埚熔铸法铸成铜像。

1944年7月7日上午,“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在成都东门城门洞揭幕。铜像前后摆满花圈,前来致敬的群众络绎不绝。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翌日,举国庆祝,在成都,抗战牺牲者的眷属泪眼模糊地拥到“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高喊亲人名字:“×××呀,你该安心九泉了!”

小县城办起“全国美展”

抗战爆发后,漫画和版画等易于为大众理解、有效传播抗敌主张、方便复制的美术作品,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

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和写作的成都作家郑光路告诉记者,“四川漫画社”在“七七事变”后很快成立,成员包括张漾兮、谢趣生、乐以钧、苗渤然、车辐等17人。1938年1月,“四川漫画社”在春熙路举办“抗日救亡漫画展”,展出《世界和平的捍卫者》《劝夫从军》《敌后游击队员》等160多幅作品。8月,王大化、张漾兮、张凡夫、王朝闻等人,筹备成立了“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前后在成都举办了三次抗战木刻展和义卖。

张漾兮等人还展出了3幅集体创作的大型彩色抗日宣传画。《日寇到处无净土》悬挂在总府街商业场口,《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号召后方同胞支援抗战,悬挂在祠堂街少城公园门口,《平型关大捷》摆在春熙路孙中山铜像面前……成千上万的市民驻足观看。

1942至1943年,“中国木刻研究会”三台负责人谢梓文在三台连续筹组了两次全国木艺展,展出约60幅作品,内容大都为抗日题材。一个偏僻小县举办“全国美展”,其中不乏王琦、李桦、刘铁华等名家作品,引起极大轰动。仅第二次展览,观众就达6000余人次。

张大千张善子募得捐款百余万

“多卖出一幅画,就多一颗射向敌人的子弹,多一份支援国家抗战的力量。”1938年底,著名川籍画家、张大千的胞兄张善子带着80余幅他和张大千的作品赴欧美各国,两年间先后举办100多次画展,共募得捐款100余万元,全部汇回祖国支持抗战。

在日机疯狂轰炸和炮火声中,张善子完成了《怒吼吧,中国》,并在画面右下角题道:“雄大王风,一致怒吼,威撼河山,势吞小丑。”之后,张善子又创作巨幅作品《中国,怒吼了》,上画雄狮怒目狂吼并足踏富士山,图下录有当时流传的抗日宣传歌词:“中国怒吼了,中国怒吼了。谁说中华民族懦弱?请看那抗日烽火,照耀着整个地球……”

外地来川画家,同样创作了大批鼓舞民族精神的作品,并积极卖画筹款支援战事。1943年7月,徐悲鸿到青城山写生,创作了《国殇》《山鬼》等作品,随后在成都祠堂街四川美协展厅举办画展,《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田横五百士》等巨作亮相,观者如潮,盛况空前。

徐悲鸿还携大量作品奔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开“筹赈展览会”,受到爱国侨胞的热情支持。著名画家吴作人在《徐悲鸿先生生平》一文中写道,仅仅“在1939年到1942年之间,徐先生将历次筹赈画展所得全部捐献,总额将近十万美金”。

李劼人:右手笔杆左手实业

位于成都东大街和镗钯街之间的崇德里,近年来经过本土设计师王亥打造,俨然成为成都全新的“文化地标”之一。然而少有人知的是,在四川近代实业史、革命史、新闻出版史上,崇德里也是不能绕过的重要标志。

钩沉崇德里的历史,成都著名文学家李劼人不得不提。以创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等长篇小说而饮誉文坛的李劼人,同样是民国时期颇具盛名的实业家、社会活动家。乐山文史学者郭明兴告诉记者,1927年,李劼人在乐山创办四川省首家机制纸厂“嘉乐造纸厂”,结束了四川长期以来依赖沿海与国外进口供纸的历史。抗战爆发后,作为大后方的四川纸张需求量激增,“嘉乐造纸厂”向省政府经济部申请立案,成立“嘉乐制纸厂股份有限公司”,李劼人任董事长,后又兼任总经理。公司聘请曾留学德国的造纸专业工程师陈晓岚为厂长,马寅初博士为经济顾问,下设重庆、成都、乐山分公司,其中成都办事处便设在崇德里。“‘嘉乐纸\’年产千余吨,纸质柔韧、平整、光洁,被社会各界视为‘上等纸\’。西南各大、中、小学教科书和大部分出版物用纸,均由嘉乐纸厂供应,重庆《新华日报》也曾使用过‘嘉乐纸\’,李劼人办的纸厂为战时文化传播立下卓越功绩。”郭明兴说。

1937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简称“成都文协”)成立,李劼人曾先后担任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及会刊《笔阵》主笔,积极倡导和组织抗日救亡活动。他利用嘉乐纸厂负责人的特殊身份,在崇德里开展“成都文协”聚会和活动,同时设法为“成都文协”拨款,为《笔阵》捐赠嘉乐纸付印,有时三五十令甚至百余令不等。李劼人还在拟定“嘉乐制纸厂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时规定,每年年终结算时,在盈利项目内可拨出5%作为文化事业补助费。

明星登舞台擂响激越之音

站上舞台“擂响了抗日战鼓”的表演艺术家可谓星光熠熠,既有本土的川剧、曲艺名角,也不乏外地来川的电影、话剧明星。他们带给四川观众的,不仅仅是精湛的演技和动人的故事,更激励和鼓舞了大后方人们心中的抗战热情。

成都剧场明星闪耀

由于抗战期间胶片奇缺,大批影人转向话剧舞台,其中上海影人剧团颇有影响力。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左翼戏剧联盟发动戏剧、电影界人员投入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组成13个救亡演剧队,奔赴前线和后方宣传抗战。在著名导演蔡楚生的倡议下,“明星”、“联华”和“新华”影业公司部分演职人员成立上海影人剧团,由剧作家陈白尘、导演沈浮和孟君谋领导,成员包括白杨、吴茵、路曦、施超、谢添等30余人。

1937年9月23日,影人剧团从上海出发,沿途在南京、武汉、重庆等地演出宣传抗战,12月2日到达成都。成都《新新新闻》以“万水千山到益州,沪上影星耀锦城”为大标题予以报道,在成都观众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引起轰动。12月14日,影人剧团在总府街智育电影院正式公演《沈阳之夜》《卢沟桥之战》两剧。

“抗战8年间,来成都演出的剧团有40多个,演出话剧160多部。著名导演有应云卫、贺孟斧、熊佛西、沈浮等;著名演员有白杨、赵丹、舒绣文、施超、谢添等。当时成都发行的专门报道、评论话剧的刊物达十多种,成了中国话剧活动的中心。”成都作家郑光路告诉记者。

本土名角演绎抗战曲目

“小调子作了号召群众的工具,金钱板代替了枯燥无味的演词!”郑光路这样概括川剧、曲艺在抗战时期巨大的宣传作用。

戏剧研究者郭履刚认为,成都舞台上出现过三类“抗战川剧”。“第一类是直接宣传抗战救国的完整剧目,如‘新又新\’剧院编剧刘怀叙的《枪毙殷汝耕》《热血青年》《乞儿爱国》,业余作者杨群编写的《血战南口》《背父从征》等等;第二类是在剧目中穿插宣传抗战的对白、唱词;第三类是与抗战有关的时装戏或借古喻今的古装戏。川剧名家张德成,演出了大批宣扬民族气节的传统戏:《一品忠》《柴市节》《龙凤剑》……”

郑光路告诉记者,曲艺艺人李月秋、李德才、邹忠新等,都曾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罗跃光用《五更盼郎》曲调,编写清音《五更叹国情》刻印成小册子,封面为“抗战新曲”四字。其中有唱词:“鼓打一更里,月儿照窗台。恨倭奴侵中华妄把兵来排……人民任杀害,战区尽遭灾!愿同胞把抗日旗,快快撑起来!”阳青云、阳志青兄妹徒步到成都各县做宣传,以花鼓、金钱板等形式演唱《卢沟桥事变》《华北失陷》《王铭章大战滕县》等抗日曲目。成都扬琴艺人郭敬之、叶南章、廖阿阿、老九等,在提督街“协记茶社”演唱抗敌扬琴新词《王上将胜战殉职光荣记》,听众热血沸腾。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余如波

新闻推荐

省旅游局:未收到四川游客伤亡报告

本报讯(记者刘星)曼谷著名旅游景点四面佛发生爆炸后,记者从省旅游局了解到,爆炸发生后,省旅游局立即对全省出境游组团社和成都、乐山、德阳、绵阳等相关市州进行了排查。截止17日23时正,未收到由四川省...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笔作刀枪 每一幅画都是射向敌人的子弹)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