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乐山新闻 > 正文

崇德里:老成都抗战文协所在地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09-06 00:22   https://www.yybnet.net/

李劼人造纸厂成都办事处

1924年李劼人从法国勤工俭学回到成都,因机器纸张昂贵奇缺,于是萌发了创办造纸厂的念头,期望“实业救国”。他在“少年中国学会”的调查表中写道:“现在初入社会,尚无事业可言。近在成都方面集资组织造纸公司,拟作中国西部文化运动之踏实基础”,经过一段时间奔走筹资,他在乐山创办嘉乐机器造纸工厂。办厂困难重重,惨淡经营于1931年关门。1935年,一个乐山商人看准商机愿意投资,工厂又起死回生,抗战爆发,川外的纸很难进川,霎时,“嘉乐”纸贵。

崇德里3号成了纸厂成都办事处,李劼人故居里有一份《嘉乐纸厂第九届股东大会提案》,李在给别人的书信中,所留的地址是成都东大街22号崇德里。他后来一直担任造纸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热爱文学的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后来他坚决辞职,“并立志以写小说为业”,下定决心之后,他写出了《死水微澜》、《暴风雨前》,接着又写出《大波》三卷,以及几个短篇小说和翻译小说,奠定了他“中国的左拉”的文学地位。

抗战文协的战斗堡垒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成都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左联”常委周文和李劼人等人担任重要工作,1939年冯玉祥、老舍专为成立抗战文协分会而来,接着《金箭》《战旗》《群众》《惊蛰》《火炬》等进步刊物相继出笼。李劼人先后担任中华文艺界抗战协会成都分会历届理事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参加了会刊《阵地》的主编、总务工作,并把编辑部设在崇德里自己的办公室。

我与车辐老人算是忘年交,老人生前给我看过一张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有分会成立时进步作家的合影,照片上有老舍、周文、朱光潜、叶圣陶、陈祥鹤、陈白尘、叶丁易、李劼人等人。照片上的作家有的西装革履,有的穿中式衬衫。年轻气盛的车老站在前一左边。

据车老回忆:分会成立时在白色恐怖、特务横行的大后方,李劼人每次开大会都敢于仗义执言,讲起话来精神焕发、声如洪钟。李劼人说:“延安吗,文协的作法就是要跟延安走。延安是对的!”

凡夫俗子的市井天地

李文忠先生是崇德里的老住户,据他回忆:崇德里最有纪念意义的,并不是那些古老的建筑,而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名流大家,其中有成都骨科医院的创始人杨天鹏在此住了多年,并将骨科医院的住院部设在自己的住处。著名画家李行百在崇德里度过了少年时期,而川剧丑角泰斗刘成基(艺名当头棒)也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车老也在这里住过。当时的这里聚集了众多进步人士,他们来拜访住在院落的大家,相互交流、探讨,可以说,这些带动了以崇德里为圆心的一个圈,既包括文化,也包括医学。

我幼年时期生活在崇德里背后的红石柱横街,距这儿仅有300米,常常在里弄穿来穿去。其南端有一私人理发店,一面镜子挂墙上,一张理发椅,师傅搭一搓衣板扶我坐上去,几分钟理完发,给我洗一洗,我交8分钱就蹦蹦跳跳地往东大街去。看两边幽深寂静的小巷、明亮的天井、青砖的烽火墙、斑驳的老屋,老成都的画图刻在我幼小的心灵。

我七岁那年刚上镋钯街小学,在高高的梭梭板上玩耍,被身后的张同学用力一推,从高空滚下,门牙被摔落,我被送到崇德里联合诊所,是好心的医生挽救了我的生命。 温志航

新闻推荐

乐山罗城镇有条“船形街”

罗城旱码头,滴水贵如油!“凉厅子”全是穿逗结构的民国建筑。与灵官庙遥遥相望的古戏楼。罗城“大屋檐”是老人们的家。乐山辖下的古镇罗城,坐落在一个光秃秃的山上,那长209米、宽9.5米的梭形...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崇德里:老成都抗战文协所在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