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超
今年11月,是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建局50周年,也是七局老一辈干部职工进四川入乐山50周年。无论在大渡河下游的沫若故里沙湾,还是在三江汇流的乐山,只要提起龚嘴电站、铜街子电站,年纪稍大的人们都会想到“515指挥部”,想到水电七局。这是因为,水电七局给乐山乃至四川留下了辉煌的足迹与深刻的记忆。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的大渡河,流经乐山汇入长江上游的岷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1965年初,国家为加快西南地区三线建设步伐,决定在大渡河下游乐山段兴建一座当时西南最大的水电站,确保三线工业建设和地方生产生活用电。当年11月中旬,从黄河三门峡水电工程局抽调了一批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及后勤职工入川,到乐山沙湾的龚嘴组建水利电力部龚嘴水电工程指挥部筹备处,这就是水电七局的前身。1966年3月15日,装机70万千瓦的龚嘴水电站正式开工。同年11月,国务院决定将更名后的水利电力部龚嘴水电工程现场指挥部重新更名为水利电力部515工程指挥部。到1969年12月,515工程指挥部再次更名为水利电力部第七工程局,简称水电七局。
经过12年艰苦奋战,水电七局于1978年胜利建成大渡河上第一个梯级电站——龚嘴电站。1985年,该局又奉命转战大渡河下游的沙湾铜街子,经过十年鏖战,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建成了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铜街子电站。龚嘴电站、铜街子电站均属国家重点工程,两座大型水电站的建成投运,使大渡河丰富的水能资源变成了源源不断的电能,为整个西南三线建设和乐山地区乃至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渡河上的这两座大型水电站,更像是两座丰碑,记录着水电七局无愧于乐山人民,无愧于党和国家重托的见证。
为了完成这一壮举,水电七局老一辈干部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以极大的奉献精神,从黄河中上游挥师南下,在大西南的大渡河畔群山峡谷间安营扎寨,整整奋战了30年。修建龚嘴电站初期,这支光明使者头顶绵绵阴雨,脚踏乱石泥泞,登临百丈悬崖,以100把铁锤、200根钢钎、60盏马灯,打响了龚嘴水电站建设的第一炮。此后的岁月里,在龚嘴电站、铜街子电站建设工地,他们冬冒风雪严寒,夏顶烈日酷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长年累月风餐露宿,早出晚归。为了抢工期,熬过许多不眠之夜,经受了不少艰难困苦,挺起了中国水电人的脊梁。七局人那种火一般的创造热诚和奉献精神,火一般的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努力不懈地实现更多更宏伟的目标,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而今,水电七局迁离乐山已近20年,足迹已然走远。但七局身上却已留有“乐山乐水”的胎记,你的根永远在乐山,乐山的人们也永远记着你的名字。
敬礼!水电七局,祝你50华诞生日快乐。敬礼!龚嘴电站、铜街子电站的3万多建设者,祝你们幸福安康。敬礼!在建设过程中献出宝贵生命的水电英雄,愿你们安息九泉。
新闻推荐
干锅、冒菜、麻辣烫……凌晨都能给你送到家!瞅准“懒人”经济网络餐饮外卖风生水起
资料图片对于不少“懒人”来说,无论是在家做饭还是外出吃饭,都头疼不已!对于上班一族来说,中午吃什么,到哪里吃?绝对是个巨大的难题!对于好吃嘴来说,到了凌晨,想吃麻辣烫等美食,却不得不强忍食欲,这无疑...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