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乐山新闻 > 正文

便利店的喜与忧

来源:四川日报 2015-12-15 08:56   https://www.yybnet.net/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在传统百货和大型超市普遍下滑情况下,去年便利店年销售额和门店数同比增长均超两成,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

在我国台湾地区,2000万人口,已有近万家便利店,平均每2000人就有一家便利店。

在四川,便利店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A

蚂蚁雄兵的逆袭

便利店逆转:一度在成都活得艰难,如今却开到近5000家。业内人士预言,以便利店为主的社区商业,将成为整个实体商业的主战场。

12月12日22:30,该郭世杰上班了。一个月前,这位来自乐山的20岁青年,在成都通盈街的一家24小时便利店拿到这份兼职:每周工作4-5天,每天从22:30到次日7:30,时薪是10元。

他上班的头两个小时,主要做销售。比如12日晚的这一时段,店里进来了55个人,频率达到每两分钟一位客人。他留意到,这段时间的夜归者,多数年龄集中在20-30岁,男性消费者占比7成左右。进店客人有效消费率达90%以上,面包、便当等鲜食产品的购买率占比超7成。

往后时段,主要是烹煮。过了0:30,买东西的人少了。这反而是他最忙的时段:凌晨3点,他已将煮锅清洗干净,接着是清点刚送来的鲜食、清理需要报废的食物;凌晨5点,开始做关东煮,煮茶叶蛋、玉米、豆浆……冬天的深夜,寒冷锥心。他却忙得额头出汗。

小伙子上手快,且勤奋。第一个月,公司给他发了3200元工资。家庭并不富裕的他,十分珍惜这份收入。

近年来,便利店的兴起,给郭世杰这样的年轻人带来工作机会。多年前,大卖场以低价优势横扫商圈,威胁方圆几公里内传统超市、杂货店或便利店的生存。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卖场的扩张暂告段落,便利店却做得风生水起。

如今,便利店如同蚂蚁雄兵,已渗透到了成都市区的各个角落。成都市零售商协会统计显示,成都便利连锁店销售额的增长速度,近年来均保持两位数以上。2011年以来,日本便利巨头7-11、全家相继落子成都,如今成都便利店数量已接近5000家。而多数24小时便利店的销售额,白天与晚上已做到各占一半。

但作为“舶来品”,便利店并非天然被市场接受。

2005年,WOWO便利在成都开出第一家24小时便利店。当年销售额仅10万元,后来经过店铺扩张和管理提升,第二年飙升到3000万元营业额,第三年近9000万元。其创始人、董事长汤耀华坦陈,直到2009年营业额冲到了近亿元,才实现盈亏平衡。这其中,“一度差点开不下去了。”

便利店的兴起,从市场发展规律看,又是必然。

做24小时便利店,夜间比白天的运营成本高30%,商品单价也比一般的杂货店或超市贵10%-20%。明明价钱更贵,却要吸引客人上门,一是要方便,二就要靠服务。不仅要提供品种较为齐全的日常商品,还要跑腿、服务到家。比如在一些小区的便利店,深夜客人点单的方便面,甚至还要泡好送上门。“实体商业环境发生了变化,总体上已供求过剩。”四川连锁商业协会会长冉立春认为,由于经营内容同质化太严重,大型购物中心的辐射半径已从过去1-2公里压缩到500-700米——消费者的步行半径以内。加之电商的崛起使购物渠道更多元,人们不愿意在购物上花太多时间,更愿意为便利埋单。“如今,你所需的商品和服务,24小时都可以在便利店得到满足。”在零售行业摸爬滚打已15年的冉立春断言,以便利店为主的社区商业,将成为整个实体商业的主战场,在数量上有可能占到实体商业中的一半。

B

店小水深的挑战

便利店利薄:成本控制得好,净利也仅3-5个点。要生存下去,要扩张,必须接受成本、管理上的种种挑战。

便利店一般小而全,还有茶叶蛋、关东煮等新鲜食品飘香。不少便利店成立之初,都想把日本便利店做鲜食的模式引到成都。一家便利店尝试引进了关东煮,最初用日本汤料熬制,因为口味清淡,结果卖不动,每天报废率超过50%,一年亏了几十万元。后来经过4年数千次的试错,将汤料变成麻辣口味,销量翻了20倍。

为什么非要做鲜食?业内人士分析,传统超市依靠工业化产品优势获利,毛利不超20%,近年来随着成本高企,加之电商对市场的蚕食,便利店的利润空间不断被摊薄。而鲜食可提高消费粘度,并催生新消费需求。比如茶叶蛋,“许多人闻香入店,继而产生了关联消费。”

把客人引进店,还要吸引他们成为回头客。便利店的成长,与城市的磨合不断。

店小水深。要经营好一家便利店,光靠味道还不够,还要承受得起各种压力。

成本是最直接的。便利店多选址在大型小区、写字楼或人口密集的商业区。这些区域,月租金从10年前的60-80元/平方米涨到了250-300元/平方米。与此同时,店员月工资从600元涨到了3000元以上。目前,便利店的净利只有3-5个点——前提是要千方百计将鲜食的损耗率控制在10%以内。

便利店单店平均投资70万-100万元,加上仓储、物流、中央厨房等设施,连锁店在同一地区、上百家的,需要投入上亿元。成都7-11最初投资6500万美元,入驻两年后又宣布增资1亿元。稀缺口岸成为兵家常争之地。冉立春认为,便利店间的距离控制在300-500米才是最佳效果。但在成都同一口岸扎堆开店情况屡见不鲜——高新区交子大道,数百米的街道,就挤了5家便利店品牌。

7-11进入成都初期,就通过连锁加盟的形式实现快速扩张。一度门店接近百家,今年初收缩至60家;进入成都4年,尚未盈利。

内部管理也是巨大挑战。店铺扩张速度,快于人才储备的速度。“每年员工的辞退率高达100%。”一家便利连锁店老总介绍,他们每年要招2000人,好不容易培养了熟手,当年就有同等规模的人辞职到了别家。

通过发起两场并购,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的存量门店升至近2200家,成为川内便利连锁“巨无霸”。红旗连锁董秘曹曾俊说,要让几千家门店真正连锁化,必须依靠后台的系统化管理,用技术来统一标准,尽量减少人为干预。

然而,大多便利店是连而不锁,总部对门店或加盟店管控力度不够,最后选择关门或被兼并的有很多。便利连锁看似来势汹汹,最近几年在成都一直保持在5000家上下徘徊。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这几年市场还陆续出现过十多个便利店品牌,却很快又死去。甚至,人们还没来得及记住它们的名字。

C

跨界整合的出口

便利店很忙:除了传统售卖,还要做增值服务和社区O2O服务。连锁便利店平台,也被更多创新创业者看中,今后或将提供更多元的商品和服务。

12月11日,红旗连锁公告称,与四川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展开战略合作,明年起代销电脑型福彩。便利店卖彩票,只是便利店业务多元化的冰山一角。红旗连锁董事长曹世如表示,商品+服务,将是红旗连锁的重要发展方向。如今,红旗连锁门店叠加了家政、宠物、洗衣、车险、水电气缴费等近50项便民服务——从便利店发展模式看,增值业务是最大的“潜力股”。去年红旗的增值服务流水已超40亿元,进店消费人数达2.5亿人次,今年有望突破3亿人次。

除了增值业务,社区O2O服务也是重点。今年6月,红旗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全部用于开设新店、门店及物流配送中心的升级建设,社区O2O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推广。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成都的便利店市场,呈现出本土与外资便利店并存局面。无论哪一类企业,与红旗连锁的发展方向大体相仿:线下千方百计拓展门店,依托门店“+”各类商品和服务;打通社区O2O线上线下融合平台。“未来的出口,一定是零售与各类生活服务的跨界融合。”冉立春说。

在跨界融合和O20的概念刺激下,资本争先涌入,便利店行业也闯入了不少创新者。

啵啵斯便利,便是其中之一。今年1月,有港资背景的啵啵斯同时在香港和内地注册,7月开始运营,拓展门店的首站即放在成都,希望以“互联网+”思维,在整合优化传统便利店基础上,打造“潮流、国际、个性、好玩”的全新时尚品牌。

无论是目标定位、门店大面积的涂鸦,还是二次元ACGN专区的设置,啵啵斯的风格都极力向更年轻的90后靠拢。在产品设置上,用与市面上不同的商品打开细分市场。渠道拓展上,与京东、糯米外卖、饿了么合作,用好玩的话题与年轻人互动,合作2个月以来,线上每天引流到门店的消费者达2000-5000人。

啵啵斯便利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刘磊说,依托线上线下融合平台,打造跨界利润池。线下,以体验式便利店为目标,未来还将引入独立设计师的产品;线上,将打造地方高端特色产品的集合平台,向消费者售卖定制化商品。

啵啵斯的创新,是不是未来便利店的方向,还有待时间考验。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在便利店这一平台上,或将不断涌现新的风口。未来的便利店会更加多元,服务会更加周到,消费者对其的依赖度会更高。

□徐莉莎 本报记者 曾小清/文 肖雨杨/图

新闻推荐

新媒体时代文化类节目如何“逆袭”?

□本报记者李思忆1月13日凌晨1点。北京的气温已是零下,地铁4号线圆明园地铁站附近的街道上,行人寥寥,一个中年男子手拿书本,一边走一边煞有介事地讲述着……这是梁文道主讲的阅读类节目《一千零一夜...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便利店的喜与忧)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