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亮化美化 提升城市品质
最近一周,在绵阳滨江广场旁的几栋高楼上,身系安全绳的工人们一直正忙着安装点光源。再过几天,“美丽绵阳”亮化工程即将完工,届时,滨江广场18万枚点光源将呈现“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璀璨夜景,而全市“一核两带三轴”城市夜景照明体系将让这里变成一座“不夜城”。
自2015年8月,绵阳启动“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以来,一大批改善城市形象的民生实事得以快速“落笔”,进一步扮靓绵阳的倩影,而这背后正是绵阳民生理念的升级——在医疗、住房保障等基本民生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后,要通过提升城市的“美丽指数”,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从而让大家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更真切地体会“抬头看见、触手可及”的幸福滋味。
□张黎
提振“软实力”打造美丽城市名片
绵阳三江环绕,生态资源优越。在保护生态、实现永续发展的基础上,如何让绿水青山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活力?绵阳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定下了基调:城乡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重要构成,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持续用力抓好绿化亮化美化工作,努力建设城景相融、产城相融的“美丽绵阳”。
2015年8月,《建设美丽绵阳绿化、亮化、美化实施方案》正式出炉,计划按照“一核两带三轴”的布局结构,对城市绿化、亮化、美化进行全面提升建设,着力打造彰显绵阳历史文化名城风采、具有科技城特色的城市新名片,用城市“美丽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变化随之而来。在“一核”的涪江核心景观区,绵阳对涪江两岸的堤岸、绿植、山体以及滨水、内岸建筑进行亮化,实现城区景区化;从高空俯瞰,安昌河和芙蓉溪滨水景观带犹如两条美丽的飘带,通过沿岸绿化、辖区内宜绿空地整治,正变为白日看景、夜间观灯的城市生态景点;驾车出入绵阳的3条主要干线则是“三轴”,代表着城市的门面,通过更换路灯,对道路绿化带及沿线节点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即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春节往返绵阳的每位客人!
城市景区化营造休闲旅游新看点
水是城市的灵魂。三江会合之处,历来是绵阳市民休闲散步的首选。沿着绿道向前,或步行,或骑游,在绿树掩映中,浩淼的江面别有一番风味。但入夜之后,两岸景色却乏善可陈,未能完全释放出这块城市中心水域的魅力。
以城市景区化的思路为指引,绵阳对“一核”的涪江核心景观区进行升级,首当其冲的就是夜景美化,借助声光电特技,以三江湖为背景,绘就一幅不夜城的美丽画卷。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安装和调试,1月23日晚,在三江交汇处的数幢高楼楼面,一幕由光影特技手段展现的“大片”恢弘上映——无数祥云慢慢向中央汇聚,嫘祖在空中飞舞盘旋,桑叶飘飘洒洒落下;巨大的洪水汹涌奔来,充满整个屏幕,大禹出现,用耜劈向身后的洪水,洪水被拦腰斩断;富乐山,天空飞鸟掠过,飘下的花瓣幻化成千军万马,蜀国的战旗猎猎生风……
随着亮化工程接近完工,自2月起,涪江核心景区将以全新面目示人——每周一至周五晚上7时-11时,光影大戏将准时上映,按照“科技之城、文化之城、旅游之城、幸福之城、历史之城”的顺序,从不同方面展现绵阳这座城市的幸福美丽风采,也将为绵阳城市旅游增添新的看点。
为城市添“绿”描绘永续发展的幸福底色
不久前,全省各市州2015年环保“成绩单”出炉,绵阳以303天空气质量达标的成绩,再次位列前茅。
清洁的空气和水,关系到每位市民的福祉,是一切民生的底部基础。履新不久,绵阳市委书记彭宇行、市长刘超就先后对秸秆禁烧、三江河道整治工作作出批示,要呵护好绵阳“天蓝、地绿、水净、人和”的美好家园,打下绿色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以此为指引,绵阳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涪江绿道旁,细心的市民发现,以往路旁废弃的几栋砖房被拆除了,河边的空地也栽下了树苗。按照“宜绿则绿”的原则,类似的“添绿”行动在绵阳城区纷纷上演——代家湾河堤、剑南路西段、三江沿线景观带、富乐山公园……为城市不断披上绿色新装。
绿色永续发展的理念,也为绵阳市民带来更多幸福——2015年,绵阳主要河流年均水质均达到或优于规定的水域水质类别,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和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进入冬季,对环境挑剔的候鸟们再次光临绵阳,为这座城市的幸福美丽生活,增添鲜活的注解!
新闻推荐
□张杨2月11日,本报曾报道,乐山14家旅游购物店全面推行“五统一”标准制度,共同向游客公开作出诚信经营承诺:游客在乐山旅游购物店购物,1月内可无条件无理由退货。据悉,近日来乐山关于旅游购物投诉明显...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