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刘英
碘,一个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元素,但由于人们对碘盐认知的缺乏,近年来,时常出现“碘盐致病说”“食盐抢购潮”等事件。碘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到底能不能吃碘盐?已经成为很多消费者的疑问。近日,记者走访了乐山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请相关工作人员为市民做出正确的解答,一起学习如何安全用碘。
人体摄取的碘
绝大多数来自食物
说起碘,可能大家并不陌生,比如皮肤消毒用的碘酒、碘伏,最常见的可能是我们平常食用的碘盐,它是我们身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我国,碘分布很不均匀,因此也有高水碘地区和低水碘地区,而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属于低水碘地区。
“既然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一般情况下人体摄取的碘绝大多数来自食物和碘强化剂,占80—90%,也有少部分来自饮水和空气。”乐山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陈艳告诉记者,在日常食物中,海产品含碘最高,如海带、紫菜等。
而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碘盐,碘盐是指含有碘酸钾的氯化钠的食盐。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所以国家强制给食用的氯化钠食盐中加入少量的含碘盐。
碘过量或碘缺乏
都容易引起疾病
那么,碘到底对于人体有何作用呢?
对此,陈艳表示,人体内2/3的碘存在于甲状腺中,甲状腺可以控制代谢,而甲状腺又受碘的影响。所以,若碘不足的话,就可能引起心智反应迟钝、儿童发育不良、身体变胖以及活力不足等情况。
人体摄取足量的碘可以促进身体和大脑的发育,促进能量代谢和维持垂体的生理功能。既然碘对人体有这么多好处,是不是摄取的碘越多越好呢?
“人体碘摄入量过低引起的是碘缺乏病,但碘过量也会对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陈艳解释,摄入过量的碘会扰乱甲状腺的正常功能,既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每日摄入6-12克盐
最有利于健康
人体每日摄入的碘主要来源于食盐,而摄入过量或不足都不利于健康,因此,WTO(世界贸易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
据了解,WTO制定的不同人群的碘每日推荐摄入量为:0-5岁为90微克,6-12岁为120微克,13岁以上为150微克,孕妇和乳母为200微克。通过食盐加碘使摄入量保持在150-300微克,就可以保证所有人群的碘摄入量处于安全范围。
如果按我国碘盐浓度的平均值25毫克/公斤计算,吃到WTO推荐的150-300微克,大约是6-12克盐,而6克正好是盐的推荐摄入量,12克差不多就是我国居民的平均盐摄入量。
日常生活中
如何正确使用碘盐
“碘盐在帮人们补碘防病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要让碘盐充分发挥作用,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陈艳提醒市民,由于碘元素本身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在风吹、日晒、潮湿、受热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而挥发。因此,在碘盐的贮存使用中,都要特别小心,以防碘分子在贮存使用时挥发。
专家建议:
市民在购买食用碘盐时要尽量少买勤买,随吃随购,尽量不予贮存。
存放碘盐的时候,最好是放在加盖严密的陶瓷制品中,若用玻璃器具,最好是用有色遮光,如果是无色透明的器具,则应将其放在避光的橱柜内。
贮存碘盐应置于干燥、不受潮、不受太阳照和不受高温烘烤的地方,使用后应及时加盖,避免风吹挥发。
食用碘盐时不要加太多的醋。碘与酸性物质结合后,其功效会受到影响。
在市民做汤或者炒菜的时候,不要在高温阶段放入碘盐,在炒菜温度最高时放入碘盐,碘的摄取量只有10%,正确的做法则是在菜或食物快炒好时放入碘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碘盐虽然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好处,但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宜食用碘盐,那就是高碘地区的人群和因治疗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而不宜食用碘盐的人群。有关文件规定,这两部分人可以持相关证明到盐业部门专设的商店购买不加碘的食盐。
新闻推荐
■山野“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流传千古的童谣,所唱的便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短短几句,凝聚着人们熟悉的记...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