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戴余乐
“前段时间,由于早晚温差大,身边好些朋友的脸都有些‘不受控制\’,这会不会是面瘫的征兆呢?”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气温下降,部分老人在吹风,或用冷水洗脸后,出现了面部肌肉震颤或抖动,甚至还有人不能正常地表达面部表情。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乐山市第二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许红兵,请他为大家答疑解惑。
“秋冬季,寒风如果长时间直接吹拂面部,可能会导致面部因过冷刺激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这属于面部痉挛,与面瘫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许红兵谈道,现在,很多人有一种认识误区,即认为面部“不正常”就是面瘫,其实不然。面瘫和面部痉挛都是面神经的问题,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面瘫是指面肌瘫痪,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面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病症,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功能的障碍。如嘴歪、没有额纹、眼睑闭合不全、喝水漏等症状;而面部痉挛则是一种阵发性不自主的面部肌肉抽动和跳动,通常先出现眼睑的不自主跳动,进而发展到口角,严重时可扩展到整个半侧脸部。
目前,治疗面瘫主要采用针灸疗法,那对于面部痉挛,该方法是否适宜呢?
对此,许红兵认为,面部痉挛主要由于血管的动脉硬化、神经病变,造成在神经处脑干的区域,神经发生短路。该病本身就怕刺激,如采用针灸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建议面部痉挛者先到正规医院检查后,再确定是否治疗,如何治疗。
“当然,如果确诊为面部痉挛也不用太过担心,做好日常防护工作,可有效减轻症状。”许红兵谈道,一般来说,建议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少食辛辣刺激之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粗粮、豆类、鱼类;减少熬夜的次数,学会自我排减压力,保持心情轻松、愉快;注意防寒,洗脸的时候不要用冷水,用温和的水来洗脸,冬天出门可带口罩;冷天出门的时候,要抖抖手脚,轻按面部的一些穴位,加快血液循环;减少外界刺激,如电视、电脑、紫外线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晶五年一个新坐标,五年一个新期待。市第七次党代会描绘了乐山未来五年发展的新蓝图,金口河区如何把握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机遇,主动融入全市“一个取向”“四个定位”“五个转变”,走出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