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 平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乐山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乐山的决定》,这既是对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更是对推进绿色发展战略、建设美丽乐山工作的安排部署,为乐山实现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把握大势,加快构建绿色空间体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这更加坚定了乐山丰富绿色发展内涵、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厚植绿色发展优势的信心和决心。未来乐山要坚持生态优先,优化功能布局,规划建设文旅产业发展带、新型工业发展带、现代农业发展带、生态涵养带,形成“三区四带”发展格局。到2018年,建成全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区。强化空间管控,以县域为单位,推动城镇规划、产业规划、村庄规划等涉土规划统一布局。严守生态红线,全面实施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动态评估退出制度,建立不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企业有序退出机制,到2020年,全市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负面清单管控比例达到100%。
均衡用力,着力打造绿色宜居城乡。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就必须倡导绿色生活。未来乐山要坚持用“森林城市”理念统筹旧城与新区协调发展,依托绿心建设城市中央公园,建设“一城两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城市在森林中、森林在城市中”的生态城市。围绕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一湖五湿地”,规划建设绿心湿地公园、岷江湿地公园、大渡河湿地公园、峨眉河湿地公园、竹公溪湿地公园。实施“县乡村特色品牌创建工程”,建设特色村镇,到2020年,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63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0%以上。
保持定力,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绿色发展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取向,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生动诠释了经济快速增长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高度兼容,回答了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两者可否皆得的现实命题。未来乐山要围绕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加快核心景区“扩容提质”,推进“景城一体”,发展“全域旅游”。坚持“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为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把乐山建成省外游客来川“首选地”。到2020年,建成旅游综合服务站5个、自驾车营地4个、旅游厕所650个。以乐山国家高新区为龙头,构建“一总部三基地”工业布局,形成集成创新、集中治污、集约发展的新型工业布局。实施工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加生态农产品供给,推动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到2020年,“一总部三基地”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全市工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
持续发力,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更要保护绿色环境、加大治理力度。未来乐山要强化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大气污染治理“三大工程”,到2020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重污染天气比例控制在3%以内。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监管,强化重点领域水污染整治,到2020年,城市、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抓好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管控和农村环境、林业资源保护,到2020年,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0%以上,力争创建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15个,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保障率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作者单位为市委党校)
新闻推荐
本报讯(廖其玲记者孙雁鸣)9月8日,市政协教文卫委员会组织部分在乐教育界别政协委员,专程前往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视察。视察当天,政协委员们一行在位于市中区苏稽镇的乐职院新校区,对院校新校区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