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 珲
欢乐迎新春之际,乐山市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出浓浓的喜庆氛围。1月日,在金口河区金河镇曙光村上演了一出特别的节目,年农民迎新春文艺演出暨“农民读书月”启动仪式盛大开场。这场庆新春送文化下乡活动有别于一般的“文化下基层”,而是以“农民读书月”的形式,将文化和书籍实实在在送到了老百姓面前。
打造全民阅读新时代,让书香弥漫在全社会。近年来,伴随着全民阅读活动在全社会的广泛开展,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在各地上演。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单位,从厂矿到学校,阅读像一阵清风,拂过我们的脸颊,让人倍感舒适。当下,全面阅读活动正进入 一个关键的阶段,如何从浅阅读上升到深阅读,还需要我们找准着力点,因人而异地开展工作。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了《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旨在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共同建设书香社会,提出了十项主要任务,这也是我国制定的首个国家级全民阅读规划。《规划》提出的十项主要任务,即举办重大全民阅读活动,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大力促进少年儿童阅读,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提高数字化阅读的质量和水平,组织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加强全民阅读宣传推广,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实施。
从《规划》中我们不难看出,优质化和普及化是其中的重点。在城市,全民阅读活动的普及面广、受众多,且质量较高。而在基层和相当多的农村,全民阅读活动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比较突出的是,在一些乡村的农家书屋,书籍几乎成为摆设,书屋的大门常年紧锁,不是书屋不为群众服务,而是书籍不对人们的胃口。如何为农村百姓打造专门的文化套餐,需要“对症下药”,农村群众关心什么,喜欢什么,就得送什么。面对农家书屋的生存状态,仅仅常态化开放也无法提高农村群众的阅读积极性。未来,乡镇文化干事应该多采取灵活的机制,运用征文、技能比拼等形式,在不同文化、不同年龄的群众中开展阅读活动,尽可能让读书活动有趣、实用,将群众的阅读兴趣切实提高起来。
金口河开展的“农民读书月”活动不啻为一个有益的尝试,除了向农民赠送图书,送上精神食粮,应该更加深化和丰富“读书月”的内容,让农村群众从活动中看得见摸得着阅读给自身带来的好处。有了着力点,有了常态化和持续化,阅读所散发的馥郁之香,将会遍洒美丽的城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曾文)1月日,由市作家协会、市图书馆、市文化艺术研究所主办的年迎春诗歌朗诵会在市图书馆举行。朗诵会分为“春之思念”、“春之美丽”和“春之希望”三大板块,诗歌爱好者们以诗抒情,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