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六月,市里举办运动会。
本届运动会增设一个项目——气排球比赛,区里决定组织一支老年队参赛。老同事们聚在一起合计,东拼西凑了六名队员,全部是“草根”,总算拉起了一支队伍。
队伍如一张白纸,技术为零;白手起家,器材全无!
但训练不能等:“借用”球场,“借用”器材,“借用”教练!
听说老头儿们很认真,“练”得“正南其北”,“练”得全身汗流。我因侄子高考选填志愿未能参训,无法参赛。但还是决定抽空去乐山看看。
时值盛夏,骄阳似火。老头们顶烈日,冒酷暑,认真练习发、接、传、扣球,动作迟缓,摔跤常有,失误连连,引人大笑,没关系,他们爬起来又接着练!
我也试着上场去练了一会儿,飘忽不定的发球,传球失误的惋惜,配合默契的兴奋,成功扣球的欣喜,都让人沉迷其中,乐而忘返。小小气排球,意外地吸引了我!
他们苦练了10天,仅有5名队员上场比赛(其中一人生病),居然胜了一场,获得第九名的战绩,没有垫底(10支队参赛)!
这对于平均年龄63.5岁的队伍来说,可喜可贺!
得知成绩,老友们为他们高兴,也激发了大家对气排球的浓厚兴趣!
怎样使这项活动持续开展下去,迅速推广开来,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几个老头又合计,大家分工找场地,跑材料,购器材,迅速建起了全区第一个气排球练习场地!
建微群,广宣传,纳群友,扩队伍,引导大家参与。
无论刮风下雨,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有空,只要乐意,都可以去球场观赏、试打、练习。
多途径推介:发资料,学规则;全方位动员:拉故旧,找亲戚,进行立体化“作战”。
重借鉴、细思考、勤模仿、多研讨,技术逐渐提高。
为扩大影响,引发关注,去年九月下旬,区老体协及时主办了首届气排球比赛,共有四支队伍参与角逐,推动了气排球运动在全区的广泛开展。
我区迅速开展的气排球运动,受到外界的密切关注,使我区气排球运动上了一个大台阶。
很多人在运动中收获了健康,消除了疲劳,充实了生活,获得了乐趣。
现在,气排球运动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每天晚上,大渡河畔的体育场,球友们同场竞技;大峡谷旁的俱乐部,会员们编队打擂。气排球,其参与的广泛性,活动的娱乐性,竞技的精准性,已经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球友。无疑,它也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钟情与痴迷……
新闻推荐
日前,乐山市实验幼儿园小三班的宝贝们通过做新年鞭炮、涂灯笼的活动体验新年的节日气氛。图为孩子在游戏中。实幼宣近日,乐山市机关幼儿园团支部相关教师走进社区开展“巧手迎新春”剪纸活动...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