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钟成甲
近日,在“名家看四川”乐山行采风活动中,记者专访了此次活动的推动者之一,长篇小说《大瓦山》作者税清静。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金口河?
税清静:说实话,有点意外。刚开始我对金口河一无所知,组织下派时我一看是乐山的一个区县,心想应该还不错,来了几乎傻眼!真没想到是这么偏僻的大山。
记者:为什么会写《大瓦山》?
税清静:2014年3月,我到金口河任区委常委、副区长,分管文化旅游,扶贫是工作重心。于是我开始思考我能为金口河做些什么。想来想去,如果能留下一笔精神财富,对金口河来说无疑具有更深远的意义,而这也正是我擅长的。于是,利用业余时间,我开始行走在金口河的山山水水,听当地人讲故事,搜集素材、搭建框架、构思人物……2015年11月11日,《大瓦山》终于定稿。
记者:《大瓦山》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税清静:《大瓦山》叙事跨度百年,讲述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人们在金口河这片土地上的悲欢离合和命运转折。上世纪60年代,男主人公从一个北京来的大学生,稀里糊涂成为差点害死老革命牛巴马日的“罪人”,再成为大瓦山的普通一员,在这里成长蜕变。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也有传奇爱情,对大瓦山的爱,令他从一个单薄苍白的男孩,真正变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记者:文学怎样改变金口河?
税清静:我刚来金口河时,认识一个彝族青年叫阿炉芦根,他爱写诗,也嗜酒如命。我到金口河后,筹办了作协,就是想让金口河的文学爱好者有组织、有目标,更上一个层次。不负众望,不久后他的散文作品便登上了《人民日报》副刊。别看他年纪不大,他现在已经是金口河区作协主席。
还有一个女青年叫邹燕,10年前她是金口河一线环卫工人,也是因为对文学的热爱。通过不懈努力,邹燕到金口河电视台做过记者,现在是金口河区图书馆馆长。
金口河的美要推广出去需要一个载体,文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优秀的作品不断向外面的世界述说、表达金口河。更深层次的是,文学从根本上改变着金口河的人,凝聚每个人的蜕变,金口河自然也在蜕变。这就是文学对金口河的意义!
人物简介:税清静,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报告文学专委会副主任、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四川省作协办公室主任。16岁投笔从戎,2014-2015年期间曾下派金口河区任区委常委、副区长。
新闻推荐
乐山一房企稳居“2018年1-3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百强席位
本报讯(记者倪珉)3月31日,邦泰集团迎来好消息。据中国指数研究院、亿翰智库、观点指数三家权威机构发布的“2018年1-3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数据显示,邦泰凭借在宜宾、内江、乐山、西昌等...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