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中国新闻奖四川推评报纸副刊好作品”评选会侧记
□本报记者 陈四四
四月的“中国气都”达州,春风拂柳,热情洋溢。
4月22日-26日,全省30多家报社的8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品评2011年度全省报纸副刊佳作,共评出277件获奖作品,并推荐31件作品参评中国新闻奖四川推评好作品。
这是一年一度的聚会。此次“2011年度中国新闻奖四川推评报纸副刊好作品”评选会暨省报纸副刊研究会2012年年会由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主办,达州日报社承办。多年来,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一直坚持一年一度的报纸副刊好作品评选,为促进四川省报纸副刊的开拓创新、繁荣四川省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出席了闭幕式。他在讲话中指出,每年的全省报纸副刊好作品评选会,是四川省报纸文化宣传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四川省报纸办好副刊、做好文化新闻宣传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去年,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这对全省报纸文化宣传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希望全省文化宣传战线上的新闻工作者继续努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凝聚起全省各族人民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共同思想信念。
在过去的一年中,四川省报纸副刊作品佳作迭出,令人惊叹。各家报社的副刊以精心的策划、精美的版面、优美的文字、多样的体裁和广泛的题材,全面反映了四川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从多个侧面反映了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灾后重建等大事、要事,也细致入微地记录了百姓的生活变迁与社会变化。
这次评选,共收到报告文学、特写、文化新闻、散文、文艺评论、文化策划等480件作品。经过评委们严肃认真地多轮投票,共评出一等奖作品49件,二等奖作品97件,三等奖作品131件。其中,《清明遥祭冷水沟》(散文)、《“艺术品股票”炒家悠着点》(文艺评论)、《红色记忆》(策划)、《寻找乐山记忆》(专栏)等31件作品入选中国新闻奖四川推评好作品。本报25件作品获奖,7件作品入选中国新闻奖四川推评好作品。
这也是一次不同以往的“约会”。在展示全省副刊成果的同时,同行们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沟通。会议期间,副刊同行互道办刊甘苦,交流各自体会,探讨办好报纸副刊的 “秘籍”。在达州,省报纸副刊研究会第一次别开生面地举行了主题学术交流会,四川日报文化体育部主任姜明、成都日报文化部副主任钟山、乐山日报社会经济部副主任王京川和凉山日报副总编辑何万敏做了详细发言,为四川省报纸副刊发展建言献策。
大会还为去年底评出的“四川省第四届十佳报纸副刊编辑记者”隆重颁奖,昔日默默耕耘的副刊“十佳”亮相在聚光灯下。与会代表认为,评选“十佳”为加强报纸副刊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间隙,沐浴着达州灿烂的阳光,与会代表到真佛山、清河古镇、达州天然气化工园区等地进行了采风,亲身体会到“中国气都”朝气蓬勃的发展势头,真切感受到当地飞速发展的经济和深厚的文化资源。热情好客的达州人民,也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新闻推荐
凉山力争两年内每个县(市)建立一个消防工作示范点本报讯(吴齐记者何勤华)凉山州日前出台《关于加强“百乡千村”新村建设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今后凉山各县(市)在编制和修订新村总体规划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