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博会展馆首个普通观众日一瞥——
□本报记者 赵仁贵
时间,9月28日;地点,世纪城新会展广场“中国·凉山”的宣传舞台前。
满头白发的成都市民罗先生,手举一张宣纸,上面手书着“泸沽湖,阿妹个个漂亮,阿哥个个帅气”。
台上,来自凉山州泸沽湖畔的摩梭男女,亮着嗓子演绎动听的民歌;台下,观众挤了五六层,个个拉伸着脖子。年逾花甲的罗先生被挤到边边上的大音箱前,太闹了,他两耳塞着纸团,专心地听着“过滤”了的大山歌谣。显然,他是“泸粉”,不愿旁顾,以致记者不忍继续攀谈。
这一天,是西博会展馆首个普通观众日。天公作美,晴天艳阳。
今天并不逢假,会展中心却人流如织,各个展馆都打拥堂。成都馆和凉山馆尤以鲜明特色,扯人眼球,人气满满。
由太阳神鸟衍生出的金色外装包裹着的成都馆,里面是一派灰色、白色的冰肌玉骨,呈现出高科技的冷性探索与傲人成就——全球70%以上的苹果电脑,歼-10模型战机,沃尔沃汽车,透明玻璃下城市交通规划图,天府新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一切都很提劲,吸引市民驻足观看,多角度欣赏。
一阵优雅的音乐声飘来。抬眼看,四个白衣姑娘操着大小提琴,合拉出美妙动听的“洋盘”协奏曲,给省会城市注入不俗的内涵。
规模气派的凉山馆,则是大众狂欢的秀场。红、黑、黄三色散发出火样的灼热。彝族少女头饰造型的主展台前,身着节日服饰的彝族阿哥阿妹,唱得韵味婉转,跳得豪放自如,引得众多参观者“聚”过来,用手机定格这一刻。
不时,歌舞者将小小的彝家编织品撒向观众,人们像接 “绣球”般争相伸手,如同接住大凉山“共享共赢”的诚挚邀请。
凉山州以资源富集驰名。本届西博会,他们展示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无疑都拿得出手,很洗公众的眼睛。
普通观众日还有两天,其中9月30日是中秋节,西博会展馆无疑将收一个豹尾。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晓超记者钟美兰)“动作再整齐一点就更完美了,来,再来一遍……”10月11日,在凉山州体育馆内,凉山州老体协柔力球队的队员们正挥动着网拍,球跟着球拍划出优美的图案,姿势轻柔而优美。这是正在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