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古称会无、会川,建县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历来是川滇往来的交通要冲、军事重镇和商旅物资的重要集散地,素有 “川滇锁钥”之称。全县幅员面积4527平方公里,县城海拔1790米,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雨量114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2.1%。全县辖6个工业 (生态农业)园区、50个乡镇、303个行政村,总人口46万。县内有汉、彝、回、白、傣等22个民族,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9.3%,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县。
会理地下资源富集,地上山川锦绣,天上“风光”能源得天独厚,享有“中国石榴之乡”、“天府云烟之乡”、“矿产博物馆”的美誉。会理发展潜力巨大,比较优势主要有四:一是区位优势。会理地处攀西腹心地带,是昆明、攀枝花、西昌3个区域中心城市的连接地、汇接点。二是矿产资源优势。全县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达60多种、300多处。三是支柱产业优势。农业方面有 “黄”(烤烟)、“红”(石榴)、“黑”(以黑山羊和生猪为代表的畜牧业)、“绿”(生态农业)“四大彩色农业”品牌;工业方面有铜镍、铅锌、钒钛铁、电煤、特色农产品加工、生物质产业“六大工业集群”。目前,会理已成为全国石榴第一大县、烤烟第一大县、黑山羊第一大县、麻枫树第一大县、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全省铜业第一大县。四是文化旅游优势。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文化立县”战略,坚持传承历史文化、保护民间文化、发展民族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建设生态文化、打造特色文化的理念,倾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201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会理古城被列为了全国第118个、四川省第8个、凉山州第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了全省少数民族地区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之一,2000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全省少数民族类区先进县,连续7届进入西部百强县行列。2011年,全县GDP实现167.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3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14元。
目前,会理正倾力打造“两会”(会理、会东)增长极战略高地、凉山州南部区域中心城市、金沙江畔第一县,努力建设工业会理、生态会理、财富会理、平安会理、人文会理、幸福会理,力争实现撤县建市。
新闻推荐
李春城出席签约仪式本报讯(记者胡彦殊曾小清)9月19日,中科院与四川省在成都签署产业技术创新暨区域创新合作协议,双方将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新模式,形成项目、人才、平台、设施、资金等多元创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