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气逐渐寒冷,一到寒冷季节,很多人都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不管如何保暖,手脚还是冰凉,就好像体温永远无法传递到四肢一样……盖了厚厚的被子,穿得鼓鼓囊囊,手脚始终觉得冰冷不适。此时,人们往往会埋怨这该死的寒冷天气,都是因为气温低才造成了“冻手冻脚”的事实。其实,手脚冰凉有时是因为寒冷的外部环境,但有些可能是身体体质的原因,也有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原因。那么手脚冰冷该怎么办?对此记者做出了采访。
气血两虚是常见原因
如果手脚冰冷,表示体温的平均调配有问题,如果已经多穿了好几件衣服,但手脚仍未恢复温暖,就该注意了。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鹏告诉记者。入冬后,人体血管受冷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保暖功夫没有做足,容易导致寒气侵袭,手脚冰冷之外,严重者还会出现局部皮肤颜色发青、发白甚至有痛感。此外,饮食不规律、节食过度、喜吃生冷食物等,不仅会造成手脚冰凉,还会损伤人体健康。
“气血两虚是引起手脚冰冷的主要原因。”王鹏告诉记者,气虚、血虚有一定差别,但两者通常会伴随发生。血虚者除感到手脚冰冷外,还容易疲倦无力,伴随有面色萎黄。血虚多发生在处于经期的女性或老年人身上。单纯的气虚者症状相对较轻,多表现为手脚冰冷、畏寒,但通过多穿衣服、注意保暖、增加运动等,可以缓解症状。心情压抑是气郁的一个表现,肝气不舒带来身体气机不通畅,也会引起手脚冰冷。
体型较瘦、虚寒体质的女生最容易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形,因为这类型的人末梢血液循环较差,容易使体温调节的机制紊乱,而手脚冰冷正是自律神经功能调节不顺畅,血管变细所引起。而且脚趾、膝盖、肩膀和手指等部位,属于运动较多的关节区,因为脂肪、血管皆相对较少,热度容易散失。
另外,血压低也能照成手脚冰冷。食物是身体很重要的热量来源,如果你减肥过度、饿过了头,让血糖太低时,都会有手脚冰冷的现象。而低血压时,血液循环也会不佳,疲劳、身体衰弱时,血压容易降低,就会手脚冰冷。
调节生活方式是上策
如何应对手脚冰凉的问题?王鹏说先要对症下药。对于多数人来说,注意保暖、适当增加运动、调节好心情,是普遍适用的情况。从中医角度说,到了冬天,多数人群都可以适当补气、补阳。当归补血,黄芪补气效果佳。温性的食物有核桃仁、芝麻、松子等坚果,韭菜、胡萝卜、甘蓝、菠菜等蔬菜,其他如牛肉、羊肉、糯米、豆腐、芝麻、红糖等都属于温热性食物。
另外可以用刮痧板面由手指根部刮至手指指尖,由上往下刮拭脚底的穴道,刮至发红发热,可恢复气血通畅。艾灸大椎穴、命门穴和阳池穴,能祛湿寒,对缓解手脚冰冷有帮助。刮痧和艾灸最好在专业中医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以免操作不当引起皮肤破损。
泡脚是改善手脚冰凉最有效的方法。坚持每晚沐足,便能带动气血运行,温暖全身。泡脚的同时再揉搓双脚,效果会更好。此外,坚持适量运动,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并持之以恒,体质就会逐渐增强,手脚冰凉的状况自然得到改善。
多吃黑色食物进行食补
“冬季进补,开春打虎”。选补品许多人会盲目跟风,多吃些人参、桂圆、枸杞等“风行补品”。事实上,冬季进补还要“跟着颜色走”,多吃些黑色的食物。在中医的五色五形理论中,黑色独入肾经,能够益肾强肾,靠黑色的物来补肾正是“顺应天时”的最好表现。可多吃些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乌鸡等。这些看似平常的黑色食物,不但营养丰富,且大多性味平和,补而不腻,食而不燥,非常适合易上火、体质虚弱之人,天天喝一碗用黑米和黑豆熬成的粥,除了能补肾外,还能暖胃养胃。
同时,冬季饮食宜温热熟软、富营养、高热量、易消化。素体阳气虚弱,或气血亏虚,或脾胃虚寒者,冬季可选用适当的药膳食疗方进补或辅助治疗疾病。
本报记者 周霞
新闻推荐
本报讯凉山州深入贯彻实施新《预算法》,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年州本级部门预算公开实现了全覆盖。公开情况良好。年纳入州级部门预算编制的单位个,共计有个预算单位公开了部门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