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泸山脚下,邛海之滨座落着一座园林式的学校,这里山水相依,得天独厚,是一处天然氧吧。校园里,雪松、塔柏深绿参天,三角梅火红,花木有序,人在道中走,心在怡中游。
这是一座园林式的中职校,静时清幽宜人,动时欢声笑语,往来师生互敬守礼,既优美整洁又充满生机,无论校园气氛还是师生面貌,都生动诠释着“文明”、“和谐”、“朝气”和“自信”。
这里,有一支倾注感情教书育人的师资队伍,在传道授业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与业务技能。
2010年,凉山州人民政府和成都铁路局将西昌铁路高级技工学校、凉山州机电校、凉山州工业技术学校进行整合成一所全州“龙头”职业学校,学校从此走上了一条改革发展的“快车道”。
范元士,1931年出生,浙江金华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华野浙江干校。曾任西昌铁路运输技校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工作业绩:在朝鲜保卫钢铁运输线反绞杀战中参加了3次排除定时炸弹的任务;1954年回到祖国,投入祖国大江南北铁路新建工程;1992年,校党委聘其担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搜集了大量有关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的好资料编印成册,免费赠与校内外众多家长学习,此举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充分肯定与赞扬,学校被上级授予先进关工委称号。
关心学校改革发展,弘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后在报刊发表文章500余篇,其中《在教师中提倡三个一好》一文刊登在《当代论文选》一书中。
作者简介
重素质教育 发挥学生特长
为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自整合后,学校先后培养了工科类专业毕业生4万余名,完成各类培训中职毕业生4万余人次,完成成人学历教育3万余人次,为地方企业、铁路企业、民航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校整合,聚会优势,资源互补,实力更强,方向也更加明确。新校领导班子一致认为:对于中职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才是知识技能的培养。
学校通过素质教育,强化“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教育”“集体荣誉和关爱教育”三方面教育内容,打造出“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德育管理干部”三支德育教育队伍,开展“文明礼仪之星评选”“金银班风评选”“两室文化建设”“第二课堂建设”“大型活动开展”和“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六项重点活动,通过“三三六”民族地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特色项目工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组织丰富多彩的民族学生艺术活动,并为艺术团建成了一流的表演舞台和排练场地,学校文娱活动开展得丰富有生机;
——有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报名参与学生比例达30%以上,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序开展新文艺慧眼、“五四”歌唱比赛、校园达人秀系列活动、运动会各类纪念日活动,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各种平台:开展了学生18岁成人宣誓礼活动,为学校的爱国主义和成才教育搭建起新的载体;
——广泛开展“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活动,以家、校、社会携手参与的方式强化学生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举止;
——广泛调研校企合作,邀请企业界人士到校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讲座,帮助学生理解企业文化和端正就业态度;
——开展“爱校如家”系列活动,举行班级为单位的足球、篮球、排球等联赛,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
——加大党课、团课培训力度,仅两年学员达400人;
——深入开展师生结对子帮扶活动,实现了30对师生结对子,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关爱帮扶;
——设置金银班风评选,树立班级的正气观、集体观和学习观,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在这种人性的校园管理体制下,在如此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潜力会被充分激发,他们掌握的知识是丰富而实用的,就如同破茧化蝶,3年的职校生活之后,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得到全新蜕变。
聚会优势 资源互补
打造民族地区职教品牌
201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启动了“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经过两年民族地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特色项目,学校焕发勃勃生机。
发电厂及变电站专业2年级学生湛思舟笑容灿烂地说:“我在初中上学时是一个特别调皮的学生,老师和家长经常批评我。到了凉山职校后,我参加了兴趣班学习商务礼仪,被选为校团委学生干部,我有了很多表现自己的机会,经常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这一切的改变让我瞬间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对自己今后的发展也有了自信。”
石油天然气开采展业的陈兴洪被评为“文明礼仪之星”,他所学的专业工作环境都比较艰苦,不仅需要专业技术过硬,而且需要意志坚韧,能吃苦耐劳。学校结合“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教育”,特请来业内精英和彝族优秀创业者讲述自己从业经历和成长故事,给了陈兴洪极大的鼓舞,他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再畏惧,“学校不仅给了我生存的技能,也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陈兴洪说。
2014年,学校组织了一次“家长、学生拍照对话”活动,学校老师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同学,在其不知的情况下分别拍摄了一组这些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情景和他们的学习感言、成长理想,然后将这些视频播放给其家长观看。之后,再把家长们看到视频后的反应拍摄成相关视频,拿回学校播放给学生们看。这是一组充满真情流露的“亲子交流”,不仅感动了家长和学生,也激发了同学们的感恩之情、奋发之心和学习热情,也感动了学校的老师们,令教师对中职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了更加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凉山职校,在尝试民族地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培养出内心充满阳光,对生活充满热情,愿意学习,并从中能体会乐趣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性人才,三年职校生活结束后,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得到全新蜕变。
2016年,学校新建城了国家级标准足球场,新建城气排球场以及篮球场、露天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及健身场等。
凉山州教育局的领导欣喜地指出:凉山职校探索出一条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新路子,可喜可贺。这样的点赞,是一块厚重的奖牌,在喜迎党的“十九大”之际,凉山州职业技术学校为夺取一块“金牌”——“国示”中职校而拼搏。
范元士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日前从州教育局了解到,凉山州切实强化学校布局调整,进一步对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推动凉山教育事业新形势下改革发展,努力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
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