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8月7日,又到一年立秋时。虽是立秋,气温依旧“高居不下”,而且气候还会愈发干燥,此时养生最应该做到的什么呢?初秋燥热,身体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对于饮食上、生活习惯上,市民该如何调节?
立秋后暑气未退,要谨防腹泻
立秋,作为进入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天气将从酷暑模式逐渐向清凉模式转变。但正值夏秋之交,暑湿尚未消退。在这个季节过渡阶段,市民“贪凉”现象普遍,因脾胃问题而就诊的患者也随之增多。
“虽然已是立秋时节,但白天天气还处于炎热状态,喝冷饮、吹冷风的人们不在少数。其中,寒凉食物会刺激胃肠黏膜收缩,过多食用还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严重时会出现腹泻,伤及脾胃健康。”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寸家元说,“近期就诊患者常见的脾胃疾病就是腹泻,由于天气原因,食物容易变质,再加上很多人喜欢吃烧烤或者在外就餐,如果商家提供的食物存在卫生问题,很容易造成感染,引起呕吐和腹泻。”
另外,随着立秋的到来,秋季腹泻也将进入高发期,尤其是抵抗力低的儿童,如果饮食不当,很容易感染病菌,出现秋季腹泻。“引起秋季腹泻的原因大多是食用腐烂变质食物或腹部受冷热刺激过强,使肠道内菌群失调,均可引起腹痛、腹泻。”寸家元表示,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也容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腹泻。
俗话说“病从口入”,所以注意饮食卫生对于预防腹泻有很重要的作用。建议市民清淡饮食,多食蔬菜瓜果,少食寒凉食物,多喝热水,注意保暖,从而调理脾胃,达到养生防病的效果。另外,如果出现轻度腹泻,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利用热盐袋或者艾灸进行调理。
初秋时节养生当“养肺”
俗话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在中医理论中,肺与秋季相对应,而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容易引起疾病,因此,秋季养生要以润燥、养阴、润肺入手。
立秋后要如何养肺呢?可以分为哪些方面来进行养肺呢?据寸家元介绍,秋季养肺的最佳时间是上午的7-9点。这个时间点是人体肺功能最强之时,是一天之中的最佳养肺时间,这时最好能进行一些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有利于强健肺部功能。
“根据秋季燥热的气候特点,在饮食上还要注意少辛增酸。”寸家元说,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葱、姜、蒜、韭、椒等食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猪肺、豆浆、鸭蛋、蜂蜜、橄榄,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等。
此外,立秋后应注意调节情志。寸家元解释,秋季使人易产生悲秋的情绪。而心理、情绪的变化与体内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关系密切,当人受到负情绪影响时,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容易患上各种疾病。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暑气未消,别着急“贴秋膘”
在民间素来流传着“贴秋膘”的说法,意思是秋季要适当进补。的确,随着天气转凉,人的脾胃功能逐渐恢复,因而也是贴秋膘的好时候,适当的“贴秋膘”也有益于恢复体力。但寸家元表示,由于刚立秋,天气还保留着暑气,此时不宜立即进补,饮食最好还是以清淡为主。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热量过低,则易导致“秋胖”。尤其是中老年人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这时候人的阳气在消退,阴气开始生长,所以要顺应秋季养生的原则。很多脂肪肝、高尿酸的人群,就不适合贴秋膘。但对于那些体质虚弱的人群,特别消瘦的,脾胃比较差,吸收比较差或者慢性疾病的人,可以适当进补,比如说喝鸭汤,可以放枸杞、百合等,百合是养肺的。”寸家元说。
建议秋季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药、莲子。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适量食用。药食兼优的芡实也是调理脾胃的上等佳品,它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物质,且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功能。本报记者何玉凤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3日晚,在“两节一会”之际,中国第一台实景火秀《阿惹妞》在西昌盛装上演。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进场观看,大家纷...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