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人社厅网站获悉,凉山多措并举提高技能培训实效。
统筹培训管理。出台《凉山州深度贫困县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实施方案(2018-2020)》,召开联席会议,分解目标任务,从培训方式、考核验收、资金使用等方面探索新模式,提前谋划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入户走访调查,全面详细掌握贫困劳动力培训意向,做好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的宣传动员,同时积极与“一帮一”对口帮扶技工院校对接,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明确扶贫专班培训形式、培训重点。
精选培训内容。结合往年培训成效,公开比选确定培训机构,并按专业水平进行排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技能培训全覆盖行动中分类配置培训机构,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灵活设置适合外出务工的挖掘机、装载机、砌筑、电焊等专业工种,开办适合居家产业发展的种养殖技术培训班,传授帮助村民移风易俗的中式烹调等实用技术,因人施策精准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截至6月末,全州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21960人。
创新培训方式。采取送学上门方式,把教师请下乡,把器材搬进村,把课堂开在家门口,学习劳务两不误。同时,安排专人跟班管理跨州扶贫专班学员,“一帮一”帮扶学校从食宿、学习到课外活动等环节精心安排,全心全意为离乡学员排忧解难。积极兑现培训补贴,截至6月底,支出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100.91万元。
严把培训质量。加强培训过程监管和考核鉴定工作,创新使用微信视频抽查培训到岗情况,远程监控培训过程,随机抽查培训班出勤情况,核实人员名册,查看教学记录,调查培训满意度。并由各县纪委监察、人社、就业等部门和州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成考核督察组,全程监督理论和实操考试。截至6月末,全州15198名贫困劳动力通过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职业技能资格证、特种行业操作证等证书,获得了脱贫致富的“敲门砖”。
突出培训实效。在扶贫专班考核结束后举办小型专场招聘会,推荐学员到企业就业。积极搭建供需平台,深化“佛山——凉山”东西部劳务协作,组织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等用工企业来凉招工,挖掘就业潜力,实现输出地与输入地供需结合的双赢格局。截至6月末,全州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送岗位信息下乡入村共104场,提供岗位37345个,达成意向2753人。转移输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4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9亿元。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坤记者唐万贵)凉山州公安局杨房沟卡拉分局以施工区矛盾纠纷多发、协调解决难等问题为切入点,于5月推出施工区...
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