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位于眼后节的底部,由视网膜、视神经纤维、眼底血管等的黄斑部以及视网膜后的脉络膜构成。凉山爱尔眼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吉江峰提醒,如眼底发生病变,则会影响人的视觉能力,对人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若感觉视力下降或出现视野局部现“闪电”或“闪光感”时需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并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眼底病变的征兆和治疗
吉江峰介绍,眼底疾病是眼科中常见病和高发病,占眼科门诊量的30%以上。过去以老年人为主的眼底病,近年平均罹病年龄提前至40岁青壮年,高发期足足提前了20年,严重的眼部疾病还可能致盲,一旦致盲将严重影响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与精神状态。
视网膜是决定视力好坏的关键因素,如果眼底出了问题,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视力下降或视野受影响。例如,玻璃体出血的患者,会突然感到“眼前有个红色的帘子挡着”;视网膜脱离的患者,会发觉局部视野“灰暗”。某些眼底病,在还未发展成严重的病变前,也会有异常感觉。例如,患者在视野的局部,出现“闪电”或“闪光感”,则需要提高警惕,可能是由于玻璃体牵拉视网膜,形成了视网膜裂孔,需要去医院散瞳检查眼底,如有必要及时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预防视网膜脱离的产生。
吉江峰说,眼科医学科技发展迅猛,以往很多被认为无法治疗的眼底疾病,现在都有满意的治疗效果。如玻璃体切割术,曾被认为是不可触碰的手术禁区,现在很多医院都已经常规开展。单纯玻璃体出血的患者,通过玻璃体切割术很快就可以恢复视力。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一系列常见的眼底疾病,都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除手术外,使用激光、生物制剂等治疗方法也可以治疗不同种类眼底疾病。激光光凝治疗等手段,拯救了大量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患者,使他们能保存有用的生活视力。
戒烟限酒可预防眼底病
现在的人都有过度用眼的不良习惯,当出现眼睛布满血丝、视力模糊、干涩发痒,甚至还有刺痛感这些症状时,就在暗示你用眼过度了,此时一定要让眼睛休息几分钟。吉江峰还表示,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风湿性疾病、肾脏疾病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应养成定期去眼科散瞳查眼底的习惯,至少每年一次。如果发现有眼底病变,应遵医嘱及时就诊。在生活上,应注意养成清淡饮食,规律作息的习惯。很多视网膜血管性疾患,例如视网膜静脉阻塞,就是因为血液黏滞度高,形成微小血栓,堵塞于视网膜静脉,造成血液回流不畅所致。
另外,应尽量避免抽烟、酗酒。酒精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对于血管已经硬化的患者,骤然扩张血管可能会使血管破裂、出血。此外,烟酒会伤害视神经,造成中心视力和视野损害,眼科就有一种疾病,烟酒中毒性弱视。一方面,吸烟时人体吸入的氧气被消耗,致使血中氧的含量下降,长期如此,视神经纤维会发生变性;另一方面,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焦油会导致体内维生素B的含量下降,而维生素B12是维持视神经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吸烟者视力下降发生弱视。
维生素缺乏易致视网膜功能障碍
视网膜内有三层神经元细胞,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因此又被称为“第二大脑”,其生理代谢十分活跃。缺乏维生素很容易造成视网膜的功能障碍。
维生素A可以维持正常的视觉反应。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患者在光线较暗时,如傍晚看不清东西。老年人体内的维生素A储存量明显低于年轻人,患夜盲症的概率更大些。
维生素B12是参与神经髓鞘中脂蛋白的形成,维护神经髓鞘的代谢与功能,是健全神经系统功能不可缺少的。缺乏维生素B12时可引起神经障碍,而眼底组织,视网膜正是富含神经元细胞的组织。维生素B12缺乏时,可以造成视力减退,必须通过补充维生素B12进行治疗。动物肝脏、肾脏、牛肉、猪肉、鸡肉、鱼类、蛤类、蛋、牛奶、乳酪、乳制品、腐乳等食物都富含维生素B12。严重缺乏的患者,也可以通过口服药物甚至肌肉注射的方法补充维生素B12。
本报记者杨恒
新闻推荐
荞麦丰收。荞麦花飘香。●在凉山,数千年的人文历史中,苦荞,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彝人们甚至说不清,这苦荞是从何时出现...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