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凉山新闻 > 正文

凉山“非遗+扶贫”工作加速推进让传统工艺成为脱贫奔康“硬支撑”

来源:凉山日报 2018-11-17 08:1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关心支持帮助下,凉山州有幸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  

近年来,凉山州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非遗+扶贫”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州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3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2个。凉山州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精心组织开展各类非遗传统工艺培训,为该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培育和储备了大批人员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凉山州已培训各类非遗从业人员达万余人次。今年,凉山州共有4项国家非遗名录入选国家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提升点、“师带徒”项目点补助资金达9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为助推彝绣产业加快发展,早在2015年,凉山州就制定下发了《凉山州2015-2020年彝绣产业发展规划》和《凉山州彝绣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州初步建成1个彝绣产业园和10个彝绣产业基地,实现年总产值1.39亿元,帮助20万左右困难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走上脱贫致富路子。通过不断探索努力,凉山州已初步建成了“中国彝绣一条街”,培育了贾佳彝族服饰,诺苏文化投资公司、昭觉薇穆嘎扎非遗工坊等彝绣龙头企业,建成了布拖非遗工坊一条街,越西瓦曲村、喜德彝族漆器有限公司等银饰、漆器产业基地。目前,全州彝绣协会共18个、彝绣生产企业20家、小作坊105家。彝绣、银饰、漆器产品制作加工遍及全州17县市,产品品种愈加丰富,生产营销方式不断更新。据统计,全州已有数十万贫困群众通过参与学习彝绣等传统工艺制作,不但提升了就业能力,拓宽了就业渠道,还增加了贫困家庭收入,加速了他们脱贫奔康进程。

今后,全州“非遗+扶贫”工作将加快发展,真正发挥非遗工坊示范引领、助推脱贫攻坚作用,加快摸索出一条符合凉山州情的“非遗+扶贫”特色路子。

(本报记者 王旭阳 实习生 瞿玲玲)

新闻推荐

凉山州公安局锦屏分局开展节前走访工作

本报讯为强化节前辖区治安、消防、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营造工区安全有序、和谐稳定的节日氛围,近日,州公安局锦屏分局...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凉山“非遗+扶贫”工作加速推进让传统工艺成为脱贫奔康“硬支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