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小娇设法计的创意花束。
陈兴正在研究高中数学课本。
近年来,不少毕业生把目光从“当员工”转向了“当老板”,勇敢地踏上了漫漫创业路。热情开朗的85后青年陈兴和甜美可爱的90后女孩康小娇正是这样的两个人。
在这一过程中,波折始终相随。一路磕磕绊绊之后,经历了从举步维艰到运筹帷幄的蜕变,他们用自己的奋斗致青春,为梦想不放弃。
85后青年
开办培训学校 实现创业梦想
陈兴,2010年毕业于西昌学院物理学专业。大学时代的他热情开朗,深受同学们的喜爱。由于对摄像和视频剪辑非常感兴趣,学生时代的陈兴,将第一份工选在了凉山电视台旅游文化传播工作室,担任那里的摄像师和后期视频编辑。
“那时,我做事还是比较勤奋,也肯吃苦,也算踏实,在工作室里表现比较突出,工资待遇也是同等级里最高的。”陈兴回忆说。
于是,摄像兼视频编辑的工作伴随陈兴度过整个大学时代。很难想象,大学时从未接触过教育培训行业的陈兴,在毕业后会毅然放弃电视台这一待遇不错的工作,而去开办教育培训班。追溯原因,是女友开办的教育培训班正面临倒闭的困境。为自己和女友的将来考虑,他决定自主创业,在西昌安定下来。
创业初期举步维艰。“我们是在2010年开始办班,那时办学条件差,我们每天都要挨家挨户地宣传,虽然前期招来的学生人数少,但是我们每天都尽心尽力地辅导每一个来补习的学生,及时和家长沟通,那时很累,但过得十分充实。”陈兴说。
渐渐地,在陈兴那里补课的孩子们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培训班因此赢得了较好的口碑,加上学生家长之间的口口相传。来补习的学生便多了起来。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老师的需求量也随之大了起来。于是,陈兴通过互联网和西昌市人才市场招聘教师。可是,由于缺乏经验、教师工资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前期教师流动性较大,培训班岌岌可危。然而,陈兴并未因此灰心丧气,而是冷静思考解决办法。经过对西昌人均工资的考察,他对教师的工资制度做了调整,从而基本解决了教师流动性大的问题。
在谈到经营理念时,陈兴说:“家长把孩子送到补习班的最终目的就是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作为老师就应该掌握每一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并对症下药,才能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专心细致的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让陈兴的培训班经营状况越来越好。如今,陈兴的培训班里已经有200多名学生了。
对于未来,陈兴说:“从我们现在的水平来看,在西昌只能算是四流培训学校,对未来的几年应该做好规划,稳步发展,争取成为西昌一流的培训学校。”
新闻推荐
西昌市开启城市出租车智能管理新时代 智能出租上路 服务好坏乘客说了算
驾驶台上的电子显示屏和计价器。10月份起,西昌市新近上路的150辆出租车,全部统一安装上了“出租汽车智能化管理系统”。该智能系统可全面监控全市出租车行驶轨迹、载客情况,同时可报警、可让乘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