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山飞播林。宋明 摄
繁华的西昌城与不远处的泸山飞播林交相辉映。宋明 摄
2014年3月,泸山飞播林遭遇森林火灾。宋明 摄
(上接A12版)
1994年,凉山最后的“飞播”
1994 年5月初,四川省营林调查队准备在西昌市河西的低山荒坡上飞播云南松5万亩。
蒲健元当时就反对说:“今年旱季延长了一个月,云南松熬不过春末的干旱就会死亡。你们不能飞播,会失败的。”
蒲健元觉得这是在浪费国家的钱,于是向领导提出,用相同的投资采用秋季云南松塑袋育苗,第二年雨季进行栽植,可种植2万亩云南松幼苗,能把河西荒山全部栽满。之所以提出如此建议,他是根据自己1990年在西昌袁家山实施塑袋育苗200亩的成功经验。
但当时的西昌市林业局领导并没有同意,仍坚持要飞播,还对他说:“老蒲,你不要给飞播造林泼冷水!”结果是飞播后的云南松全部死亡,飞播失败。
l994年6月正值雨季,有关部门在西昌市安宁河西岸低山荒坡飞播云南松,再次失败,至此,凉山再未进行飞播造林。
长期从事西昌飞播工作的蒲健元说:“现在因为气候变暖,雨季缩短,旱季延长,所以不能搞飞播了。只能推广云南松秋季塑袋育苗雨季造林方式,以应对区域气候趋于向暖的极端异常变化。”
毁林开垦是破坏林地的主因
西昌市林业局林政股副股长熊华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过:“毁林开垦是破坏林地的主要原因。”虽然西昌市的林地多,而飞播林在西昌林地中的比例也很大,因此他的分析自然也包括飞播林区。
他说,毁林开垦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人口过快增长,向林地要耕地的需求突出。西昌市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条件优越,境内自然人口的增长加上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导致农村人口过快增长。农村人口的大量集聚首要解决温饱问题,人均耕地原本较少,只能千方百计侵占林地耕种农作物。
二是违法成本较低,执法成本很高。毁林开垦一般采取蚕食方式,一次性开垦面积不大,且耕地与林地交错,不易发现。开垦到一定规模后,通常会层层转包给无序流动人员,如此循环往复,增加了查处难度。法律规定毁林开垦一般要10亩以上才能够刑事立案,多数毁林开垦不够刑事立案标准的,法律处罚只能责令补种、赔偿损失或是10元/平方米以内罚款,不足以起到惩戒和震慑作用。相反,执法人员按照“五分离制度”要求,从立案、调查、告知、听证、处罚意见、处罚决定、执行、结案到归档一套程序下来,工作耗时耗力,有的违法人员不予理睬,甚至早已人去楼空,处罚文书成了一纸空文。
凉山的飞播林保护行动
对飞播林的毁坏主要是来自于人、火、虫。飞播林由于面积大,时有火灾发生,对林区有一定的破坏。此外,单一品种的树林最怕的是病虫害。西昌市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吴桂康介绍:“飞播林主要的病虫害有德昌松毛虫、云南松纵坑切梢小囊虫、松材线虫病。我们主要进行人为干预,以使其生物产生动态平衡,防止病虫害蔓延。”照林业专家的话说,火和虫的破坏都并不严重,严重的还是人为毁坏。
以前由于烧柴做饭取暖和修房造屋都需要大量的木材,因此过去在山下居住的人们对山上树木的破坏非常严重。1962年,泸山风景林区遭受了解放以来破坏最严重的一次,每天上山毁林的不下三五百人,多时达1000-1200人,将8000余亩火烧迹地的林木全部砍光,使缸窑至大营之间1000多亩的茂密松林遭到砍伐。据统计,1967年-1975年,擅自迁入泸山风景区,以毁林为生的达320户。1962-1975年,因开荒毁林,致使用木材、防护林、风景林蓄积损失八九万立方米。1975年,政府对迁入泸山风景区的的盲流户进行清理,扶持粮食10万公斤,人民币1.8万元,动员迁回原地。1979年,四合林区及泸山风景区,住有盲流人员123户,584人,对大肆毁林开荒的典型案例,均依法进行判刑、罚款、赔偿损失处理。1990年退耕还林45亩。
时过境迁,如今山下和林区的人家大多用上了电器,建筑用材也变成钢筋水泥砖,对森林的破坏逐渐减小,更大的破坏又变成了林区人口膨胀,和无序迁入林区人口的影响。
2015年3月,笔者在泸山上看见三户人家新盖的房子,还听到了树木的砍伐声。经西昌市林业局泸山经营所调查,从泸山的风箱口到深沟这1160米的沟里,住了9户人家共44人。起因是西昌市瑶山乡姚某以看管山林为名引进人员居住,致使人口增多,长的已住二三十年,短的也有一两年。林业部门曾针对此事进行专门调查,表示要从源头控制,谁引进谁牵头处理。飞播林区内像这样的迁入户实在太多。
由于保护管理力度不够,加上该地区曾作为商品建材基地准许采伐等原因,1972年省营调队调查保存的有林地面积49万亩;1978年再次调查,保存面积就已经降至40万亩;截至1995年《东西河飞播林区保护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前,保存有林地面积仅仅只有29万多亩。
1995年,这片飞播林被定性为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防护林。此后,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依托“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大力推进植树造林,至2011年全林区有林地面积增至38万多亩,但与此同时,林区人口也从1966年的15976人增至2003年的96156人,偷砍盗伐、毁林开垦、侵占林地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林区盲迁户屡禁不止,林内“天窗”越来越多,林缘逐年后退,林地面积不断萎缩。
2004年林业部门对东西河飞播区进行了不完全统计,统计共有四合林场、大箐林场 ,加上小庙、 西乡、四合、西郊、高枧、川兴、大兴、洛古波、海南、大箐等乡的集体林,东西河飞播林区约有15万亩飞播林。这个数字不含安宁河流域的飞播林面积。
这样下去,不久之日,美丽的邛海将不复存在,西昌市民纷纷呼吁加强飞播林的保护。蒲健元忧虑地说:“凉山飞播林减少太快。”他写了大量材料给有关部门、甚至写给州长,呼吁保护飞播林。
长期以来,凉山州委、州政府都非常重视飞播林的保护,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加强东西河飞播林区保护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加强全民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爱林、护林的生态保护意识,把东西河飞播林区保护好、管理好、发展好。
飞播林辖区执法部门更是加大了对飞播林执法力度,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
2015年8月,在西昌市人民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上,西昌市林业局林政股副股长熊华作了《西昌市林业局关于违法使用林地和毁林开垦整治工作》发言:“近年来,西昌市不断采取新举措、打出组合拳,依法严厉查处违法使用林地和毁林开垦行为。清理排查出邛海及城区周边飞播林区无序迁居户256户、1129人,占用林地881亩,毁林开垦或擅自占用林地建房积案12件,占用林地18亩。”他还通报数宗非法侵占林地违法案件,其中就有涉及飞播林区的案件。
通过违法使用林地和毁林开垦专项整治,各级各界干部群众提高了林业生态植被红线认识,强化了执法守纪责任意识,对违法使用林地和毁林开垦齐抓共管,抓实、抓小、抓早。2015年已经从源头杜绝乱占滥用林地17起,结合信访案件处置,恢复了550亩林地森林植被。
飞播之后,林业部门对飞播林区一直也在进行着人工补种和造林。今天对于飞播林的造林,品种选择上也呈多样性。
西昌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王瑛介绍:飞播林区造林品种主要实施的是针叶和阔叶混交,落叶和荞灌结合,以防止树种单一,同时树种主要须耐干旱。旅游景区的泸山树种考虑旅游因素,主要种植彩叶树种,如黑荆、山樱花、乌桕。采取人工植苗,点撒播结合的办法人工造林,去年人工撒播的是云南松。林区里的青?、麻栎属自然更新,其中自然更新中的山柏杨长势好。
今年有关部门将作森林资源的二类调查,西昌市已经委托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规划设计院进行调查,截至9月中旬已经开展调查三个半月,关于东西河流域的飞播林的统计数字将会更新,东西河飞播林到底还有多少面积?不久将会知晓。
新闻推荐
烧烤老板亲自动手拆除自家违建烧烤店 西昌城南烧烤“不夜城”消失 这块地今后将建成一个大型公园
各家商户主动拆除违建烧烤店。肖兵和父亲正在拆除。9月28日,西昌城南片区烧烤“不夜城”消失了,这块地原被征用为国有土地,接下来将规划建设一个大型公园,却被商家违建经营烧烤。现在西昌市“两违一...